顾廷龙先生与书法

发布者:朱 涵发布时间:2020-11-26浏览次数:117

顾廷龙1904-1998年),原名潜,字廷龙,号起潜,后以字行,江苏省苏州人氏。顾家的文化渊源深厚,顾廷龙的外叔公王同愈是苏州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书画家。先生曾在王家为王同愈的小儿女教学二年,和王同愈前辈朝夕相处,从此他爱上了版本目录学与书法、金石学。当他在燕京大学求学时,潘昌煦、郭绍虞两位教授都是他的长辈,先生常向他们请教文史、书法。顾颉刚先生按辈分,应是顾廷龙先生的侄儿,而廷龙先生常说,他受颉刚先生的影响很大。顾廷龙1931年毕业于持志大学国文系。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后任燕京大学图书馆中文采访主任。1939年与张元济、叶景葵等在上海共同创办古众图书馆。后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教授。顾廷龙先生祖父顾祖庆是前清秀才,父亲顾元昌是教书先生,但喜研究图书文物,书法功夫也很深,算是吴中一书法名家。受家庭影响,顾廷龙先生的书法,真草篆隶俱能,尤其是楷书和大篆,功力极深,晚年更是人书俱老已入化境。顾廷龙先生的楷书,受六朝写经体的影响,但他去掉写经体的简率之风,而将唐代整饬严谨一路的楷书掺入其中,写得稳健静穆,委婉沉雄。顾廷龙的小楷书,他写来也是得心应手,早年在合众图书馆时,他抄书、校书或题跋,均以蝇头小楷应之,长年来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功夫,据说那时编书无钱刻版,他就自己手书上版,熬一夜,可写小楷三千字。早在20世纪30年代,顾廷龙的书法已小有名气。在北平时,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北平禹贡学会及北平燕京大学图书馆的出版物,已经开始请顾廷龙题写书名。1939年到上海后,为人写字更多了,除了相熟的朋友,或辗转请托之外,还有一些“不愿往来之人”也来索书。1943125日,顾廷龙日记里写道:“亲戚中有欲索余书者,其人实非余之所好。年来最怕为不愿往来之人作书,然又以情势所难却,何如订润例以拒之耶”。顾廷龙题写书签最具特色,这一点是其他书法家不能望其项背的。凡出版物皆有封面,凡封面必有书名,书名有印刷体、手写体之别。印刷体多为标题老宋,手写体则楷隶行篆皆有。在学术界,不少作者多喜请顾廷龙题签,而出版社也喜请顾老签题,有120余家出版社出版过顾廷龙题签的书籍。据统计顾廷龙为人所写的书名题签大约近八百种,是当代题写书签最多者。顾廷龙最喜欢送给别人的书法是“知足常乐”。顾廷龙从不以书家自居,但他的书法具有大书家的底蕴。王元化在《顾廷龙先生书法选集》序中称顾廷龙为“书林中之诸葛孔明、谢太傅也。雅量之美,谈何容易!融厚植之学养、博洽之闻见、清澄之心地、沉着之干才于一炉,全幅人格之呈显,即《礼记》所云‘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评价之高,由此可见。顾老生前讲:我这个人比较实在,做人和写字是相通的,所以在书法方面,我也经常讲“实用”。笔者在《悼念郭绍虞先生》一文中表示十分推崇他书法的求实精神:“先生在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尝为沈尹默先生新著《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作序,略云:‘艺术原从实用中来,书法艺术与实用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一些。由于从实用中来,所以不应说得太玄妙;由于是一种艺术,所以又和其他艺术一样,不能不讲究基本功。可是,昔人之讲书法,不是说得太玄,教人无从下手,便是示人以难,使人不敢问津。即使有理论比较切实可行的,也往往为古今用语不同,令人有无从理解之苦。’此皆从临池所得体会中来,非浅尝者所能道。序文既阐发尹默先生释义的要旨,并足为后学的津逮。”书法作为艺术,只讲实用肯定不对,辩证地看“书法”与“实用”的关系,大概可以这样说:脱离实用,趋于成熟;坚持实用,更趋成熟。字是写给人看的,首先要使人看得懂,最重要的是要符合规范。学界评论顾廷龙是真正的读书人,在传统学识中游了一个遍,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古籍研究领域。用这么一大缸水,化解版本目录这一个方面,成就了一番伟业。人们经常说藏书家分五等:考订、校雠、收藏、赏鉴、掠贩。除了掠贩,前面“四大家”顾廷龙都算得上,尤其是校雠、鉴赏。顾廷龙去世后,后人给他的定论是——图书馆事业家、版本目录学家、古典文献学的传承人。顾廷龙先生在上海图书馆任馆长期间,主编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丛书综录》《续修四库全书》《李鸿章全集》等,都具有深厚的学术价值。尤其是当他编《续修四库全书》时,已届85岁高龄,编辑5年才出刊,时年已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