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作者 | 类型 | 出处 | 年份 | 查看 |
论鲁迅与施蛰存的翻译观以及意义 | 杨迎平 | 期刊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第5期):53-56,62,123 | 2013 | |
论施蛰存《春阳》中婵阿姨心理变化 | 姬雨薇 | 期刊 | 山西青年,2016(第11期):126-127 | 2016 | |
论海派文学创作中的女权启蒙与权利彰显:以施蛰存作品中人物描写为例 | 燕芳 | 期刊 |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第5期):37-39 | 2012 | |
论建国初期施蛰存独特的文学翻译选择 | 刘军,李灿 | 期刊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第1期):85-90 | 2012 | |
论道家文化对施蛰存文学创作的影响 | 胡程远,竺建新 | 期刊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第2期):114-117 | 2015 | |
论储安平自由、开放的编辑思想与牺牲精神:兼与施蛰存的编辑思想比较 | 杨迎平 | 期刊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6期):146-149 | 2011 | |
鲁迅在1933 第十一章:与施蛰存论争及其原因 | 郝庆军 | 期刊 | 传记文学,2015(第12期): | 2015 | |
论报刊编辑对新诗流派形成的影响:以施蛰存编辑《现代》为例 | 任岩岩 | 期刊 |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第2期):65-68 | 2010 | |
灵与肉的冲突——论施蛰存《石秀》中的反英雄叙事 | 顾淳楷,黄德志 | 期刊 | 名作欣赏,2017(第20期):34-36 | 2017 | |
鲁迅、施蛰存论争的态度与是非:兼与王福湘先生商榷 | 赵延彤 | 期刊 | 鲁迅研究月刊,2014(第10期):34-39 | 2014 | |
两个松江人,一对板烟斗——父亲与施蛰存的同好 | 赵修慧 | 图书 | 赵修慧著.他与书同寿赵家璧 女儿眼中的名人父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 2009 | |
臨江仙 悼念施老蟄存前輩鷓鴣天 悼念蟄存詞丈滿庭芳 悼念施蟄存先生 | 曹济平等 | 期刊 | 词学,2004(第1期): | 2004 | |
历史人物神性化去蔽:以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将军的头》和《石秀》为例 | 韩晓琴,杨明 | 期刊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第2期):74-75 | 2011 | |
历史小说中的主观话语追求——施蛰存小说《石秀》赏析 | 王苏韬,黄德志 | 期刊 | 名作欣赏,2017(第20期):32-33,36 | 2017 | |
历史估定价值——沈雁冰《小说月报》与施蛰存《现代》的比较评析 | 付用现 | 期刊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4期):82-85 | 2004 | |
历史估定价值——沈雁冰《小说月报》与施蛰存《现代》的比较评析(续) | 付用现 | 期刊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1期):91-93 | 2005 | |
来自现代都市的孤寂感——施蛰存论之一 | 陈慧忠 | 期刊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第5期):48-52 | 1985 | |
理性烛照下的心理分析——施蛰存小说浅议 | 李俊牡 | 期刊 | 龙岩师专学报,2005(第2期):72-75 | 2005 | |
科学精神和施蛰存的都市审美 | 王春 | 期刊 | 外语与翻译,2010(第3期): | 2010 | |
旧材料,新作品——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身体叙事 | 任瑜 | 期刊 | 新文学评论,2012(第4期):75-80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