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家,原名瑶青,笔名哲夫、胡哲夫、宋鱼。江苏省武进县人,1913年出生。童年进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930年夏,考取上海大夏大学附中。次年,激于“九·一八”事变的义愤,参加了上海大中学校学生赴南京请愿活动,由此而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1933年夏,考取北京中国大学经济学系,师事李达、吕振羽、黄松龄、张友渔等著名学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当时,中国学术界正开展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在李达、吕振羽等指点下,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事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在大学期间,先后发表《中国人种起源论》、《殷代经济研究》、《夏代经济研究》和《奴隶制社会论战总批判》等数十篇论文,批判中国奴隶制社会“空白”论和中国封建社会“崩坏”论,阐述和发展了由吕振羽首创的殷商奴隶制社会论和西周封建说。1935年底,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并于次年加入中共地下外围组织——“民族先锋队”,投身于反帝反封建斗争。1937年7月,从中国大学毕业,由于“七·七”事变爆发,离京南下。回到常州,正逢“八·一三”淞沪抗战,与同学合作创办《抗敌导报》,倡导爱国爱乡全民族抗战,抨击国民党当局的对日妥协投降政策。不久,苏州沦陷,常州危急,遂举家逃难,辗转到达重庆。八年抗战期间,先后执教于重庆朝阳学院、复旦大学和贵州赤水大夏大学。当时,史学界的首要任务就是配合抗战,批判日寇法西斯主义侵略史观和“地缘政治论”,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新型的民族文化,为此,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发展史论纲》、《中国历史是停滞倒退的吗》、《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史》等战斗性论文,驳斥日本法西斯文人秋泽修二等所谓中国社会具有“亚细亚的停滞性”等谬论,并撰写《中国人种起源论》,力主中国人种和中国文化起源于中国的“本土论”。在这期间,他还先后出版了《中国原始社会史》、《中国历史简编》、《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田赋会要·田赋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专著,形成了自成一家的中国通史体系以及初具规模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论体系。1946年,吴泽随大夏大学回到上海,历任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并于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版《康有为与梁启超》、《论自由主义》等论著,批评了所谓“第三条道路”、力主只有通过暴力革命,解放全中国,才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放后,历任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名誉主任,中国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华东师大客家学研究中心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历史大辞典》主编、上海市华侨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在学术上,自50年代初以来,吴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东方学的研究。其中,《历史人物论集》一书,集中地反映了他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成果。《中国通史基本理论问题论文集》一书,汇集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古代公社与公社所有制》、《东方社会的特点》等专论,代表了他50年代研究东方学的理论成果,80年代中期以后,他辞去了有关行政工作,潜心于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和东方学的研究,撰写了《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