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1986.07.11 第13374期 03版 教育科学
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当前教育的弊病之一。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文章已经够多的了。但为了扭转这种思想,即使是同样的想法,由更多的人说出来,也许还是必要的。
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不仅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有,一部分家长和一部分管理干部也有。校长和教师可能会说,我们的思想是搞通了的,但是我们承受不住家长和领导干部的压力,所以只好做违心的事,况且升学率高毕竟是光荣的。家长说,我们对子女施加压力,是为了他们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家长为了子女分数不高,一面痛打子女,一面流泪,也是常有的事。干部则认为他们管辖的地区升学率不高,是自己失职。所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是哪一部分人的思想,而是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它的市场。要改变这种思想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些教师和家长希望学生、子女升学,这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我国的教育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许多优秀青年进入高等学校,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一个目的。有些学校和家庭采用的是正确的做法,但有些采用的是错误的做法。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是错误的做法。错误的做法反映了错误思想。例如,在升学考试中有些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思想品德等没有列入考试科目,于是某些学校为了集中精力应付考试就忽视这样一些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也忽视品德的培养,忽视知识面的扩大,忽视自学能力、实验、调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等等,也就是说,为了追求升学而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劳,书本知识和有关能力,实际知识和有关能力,都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方面的残缺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从短期看,抓了几门功课,牺牲了其他方面,只要能够考进大学,似乎是值得的。但从长远看,这样做是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包括智力方面的发展,是一种摧残人才的做法。
片面追求升学率与考试制度的缺陷也有一定的关系。过去的高考的一大毛病,是教师可以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猜题等训练方法为学生参加高考作准备。因此被吸收进大学的学生中有些高考成绩很好,但能力很差,被大学称为“高分低能”。这种人学习大学功课很困难,以后在工作上也很难有大的成就。高考应该对中小学教学改革起正确的指挥棒作用,要使死背硬记、题海战术方法无用武之地。近来国内一些考试研究机构正在努力改进标准化考试,采用多项选择题及其他题式。用得好,这些题式不仅能测量记忆,也能测量理解、判断、推理、运算、应用等能力。这种努力是必要的,可以给高考带来更大的客观性与一致性。但应该看到,有些较高级的能力,如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很难用这类试题和标准答案测量出来,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测量,又往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在一定时期内死背硬记、题海战术还会有人使用,但它的市场会越来越小了。从长远看,它窒息了学生的聪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独创精神都得不到发展,将给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争取一部分学生能考入大学,有些中学采取放弃大多数,确保少数的办法。从毕业班中选择成绩较优的学生组成小班,配以富有经验的教师,倾全力辅助他们准备考试,对其他学生则听之任之,不加理会。这种办法是很错误的。我们的教育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荒废大多数学生的学业。学校不能以任何理由为自己这种做法进行辩护。
我认为学校完全可以采用另一种比较正确的方法。我看过上海杨浦区一所中学。在六七年以前,它还是一所被人瞧不起的初级中学,学生成绩很差,因为读不上去,在外面游荡,犯罪的也不少,校内体育场地很小,体育锻炼也差,教师失去了信心,学生也都不愿佩带校徽,怕人家耻笑。后来这个学校励精图治,决心按照教育方针来提高质量。他们注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改进教学方法,把每一班、每一学科、每个学生尽量教好。学生成绩好了,有自信心了,也不游荡了,品行也好了。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外去长跑,进行体育锻炼。结果,学校的会考成绩、升学比例、体育成绩等都进入了全区学校的前列。这所学校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个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学校,肯定可以向这样的学校学到一些东西。
当然,不论学校如何努力,也不能使它的每一个学生都升入重点高中或大学。投考的人数总是大于录取的人数,否则高一级学校就没有择优的余地。但是不是学生没有考取重点高中或大学,他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算是完结了呢?不能这样说,因为学生进了职业技术学校,或受了职前训练,参加了某一种行业的劳动以后,他还可以继续学习。他还可以争取进函授大学、夜大学、电视大学、厂办大专以及其他高教程度的培训班,参加自学考试等。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时代的普遍趋势。全日制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点,无宁说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或者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对许多类型的工作来说,这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因为它能更好地把学习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那种把不能考进全日制大学看作永远和高等教育绝缘了的想法是陈旧的。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抛弃这种想法。最要紧的不是逼迫学生非考大学不可,而是应该从小养成子女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打好基础不掉队,保持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在工作中一有机会,他们就会自动地学习,努力找各种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一条非常广阔的道路。通过这一条路会培养出比全日制多得多的人才。有了这种思想,你们的儿女和学生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前途也会更加光明一些。
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当前教育的弊病之一。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文章已经够多的了。但为了扭转这种思想,即使是同样的想法,由更多的人说出来,也许还是必要的。
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不仅一些学校的校长、教师有,一部分家长和一部分管理干部也有。校长和教师可能会说,我们的思想是搞通了的,但是我们承受不住家长和领导干部的压力,所以只好做违心的事,况且升学率高毕竟是光荣的。家长说,我们对子女施加压力,是为了他们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家长为了子女分数不高,一面痛打子女,一面流泪,也是常有的事。干部则认为他们管辖的地区升学率不高,是自己失职。所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是哪一部分人的思想,而是社会各个方面都有它的市场。要改变这种思想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些教师和家长希望学生、子女升学,这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我国的教育方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许多优秀青年进入高等学校,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这一个目的。有些学校和家庭采用的是正确的做法,但有些采用的是错误的做法。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是错误的做法。错误的做法反映了错误思想。例如,在升学考试中有些学科的知识技能以及思想品德等没有列入考试科目,于是某些学校为了集中精力应付考试就忽视这样一些学科,如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也忽视品德的培养,忽视知识面的扩大,忽视自学能力、实验、调查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等等,也就是说,为了追求升学而牺牲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是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劳,书本知识和有关能力,实际知识和有关能力,都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方面的残缺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从短期看,抓了几门功课,牺牲了其他方面,只要能够考进大学,似乎是值得的。但从长远看,这样做是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包括智力方面的发展,是一种摧残人才的做法。
片面追求升学率与考试制度的缺陷也有一定的关系。过去的高考的一大毛病,是教师可以通过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猜题等训练方法为学生参加高考作准备。因此被吸收进大学的学生中有些高考成绩很好,但能力很差,被大学称为“高分低能”。这种人学习大学功课很困难,以后在工作上也很难有大的成就。高考应该对中小学教学改革起正确的指挥棒作用,要使死背硬记、题海战术方法无用武之地。近来国内一些考试研究机构正在努力改进标准化考试,采用多项选择题及其他题式。用得好,这些题式不仅能测量记忆,也能测量理解、判断、推理、运算、应用等能力。这种努力是必要的,可以给高考带来更大的客观性与一致性。但应该看到,有些较高级的能力,如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很难用这类试题和标准答案测量出来,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测量,又往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在一定时期内死背硬记、题海战术还会有人使用,但它的市场会越来越小了。从长远看,它窒息了学生的聪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独创精神都得不到发展,将给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为了争取一部分学生能考入大学,有些中学采取放弃大多数,确保少数的办法。从毕业班中选择成绩较优的学生组成小班,配以富有经验的教师,倾全力辅助他们准备考试,对其他学生则听之任之,不加理会。这种办法是很错误的。我们的教育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不应该荒废大多数学生的学业。学校不能以任何理由为自己这种做法进行辩护。
我认为学校完全可以采用另一种比较正确的方法。我看过上海杨浦区一所中学。在六七年以前,它还是一所被人瞧不起的初级中学,学生成绩很差,因为读不上去,在外面游荡,犯罪的也不少,校内体育场地很小,体育锻炼也差,教师失去了信心,学生也都不愿佩带校徽,怕人家耻笑。后来这个学校励精图治,决心按照教育方针来提高质量。他们注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责任心,改进教学方法,把每一班、每一学科、每个学生尽量教好。学生成绩好了,有自信心了,也不游荡了,品行也好了。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外去长跑,进行体育锻炼。结果,学校的会考成绩、升学比例、体育成绩等都进入了全区学校的前列。这所学校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个目前还比较落后的学校,肯定可以向这样的学校学到一些东西。
当然,不论学校如何努力,也不能使它的每一个学生都升入重点高中或大学。投考的人数总是大于录取的人数,否则高一级学校就没有择优的余地。但是不是学生没有考取重点高中或大学,他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算是完结了呢?不能这样说,因为学生进了职业技术学校,或受了职前训练,参加了某一种行业的劳动以后,他还可以继续学习。他还可以争取进函授大学、夜大学、电视大学、厂办大专以及其他高教程度的培训班,参加自学考试等。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时代的普遍趋势。全日制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终点,无宁说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或者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对许多类型的工作来说,这是学习的最好方式,因为它能更好地把学习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那种把不能考进全日制大学看作永远和高等教育绝缘了的想法是陈旧的。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抛弃这种想法。最要紧的不是逼迫学生非考大学不可,而是应该从小养成子女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打好基础不掉队,保持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在工作中一有机会,他们就会自动地学习,努力找各种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一条非常广阔的道路。通过这一条路会培养出比全日制多得多的人才。有了这种思想,你们的儿女和学生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前途也会更加光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