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1985.09.06 第13066期 03版 教育科学
中小学教育今后不仅要有大的发展,而且要进行改革,使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教学改革是复杂、细致的工作,不能搞一窝风、大囫囵,必须和教育研究工作密切结合,通过调查、总结、实验,稳步前进。
近六、七年来,中小学教师关心教学改革,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有些是和教育研究单位人员或师范院校教师合作的,多数是他们自己做的。据调查,从一九八○年起到现在,上海中小学教师所做的调查、实验已有一百六十多项。我看了一部分上海出版的《教育科研情况交流》,感到这些研究已经涉及到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些研究成果是很有价值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教师搞科研的势头将会更加壮大。
教师至少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工作。先说比较麻烦一点的做法。教师经过调查、总结,找出当前教学上的问题,设计改革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进行多项测试,并作统计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精密,有对比,有控制,有数据,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实行这种方法目前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解放以后,师范院校都不教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教育测量和教育统计,因此即使是师范毕业的教师也不知道怎样做调查、实验,不会使用测量和统计。上海市为了开展教育科研,举办了多届学习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多数教师以及一部分校长对这些东西还不熟悉,不仅自己不会用,而且对刊物上发表的这类实验报告也不感兴趣,这就影响了研究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传播。所以要在教师中间开展科研,必须让他们掌握研究方法,这一课是不能不补的。
进行这种实验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出从实际中来的实验方案,如何进行精密的测量,如何作全面的统计分析等。上海市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好经验。例如青浦县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就是从实际中来的。他们首先对县内的数学教学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将全部好的经验放到两个班级中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筛选,一年后选出四条有效的教学措施,然后再放到五所学校中进行实验,已经得到积极的效果,现在准备推广应用。这种作法是好的。其次,通过测量取得数据也是实验中很重要的一环。现在的成绩测试往往着重测量知识,但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发展能力,因此测量要能够同时测出知识与能力。据上海市一个中学教师的研究,知识与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层次的。测量必须能测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的不同层次。上海市教育局科研所组织了一些教师用了很大精力,试图在初中平面几何的测试中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一份平面几何标准测验。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此外,现在的实验所控制的往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如某种教学方法。其他因素如保持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师、学生的条件大体一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如果想推广实验成果,例如把一种教学方法由城市推广到农村,就不能不考虑教师、教学设备、家庭环境等的差别,在实验设计及统计分析中就不能不调查分析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种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用的方法,它不需要使用对照班级、标准测验、统计分析。教师必须经常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在笔记本中。特别是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以后形成的改革设想写下来。然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评价,把一切有关的资料都积累下来,到了一定的时候,改革效果就显露出来了,经验也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于是就可以写出改革实践的结论。
我们国家一些教师从来就是有心人,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进行实验,积累资料,形成观点。我读了《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和斯霞同志的《我的教学生涯》,很受教益。她们都是长期一面工作,一面改革的。例如袁瑢同志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精益求精,不断改革,而且先后作过两次较大的改革试验,一次是在一九六零年作的“提高识字效率”的试验,一次是从一九七九年秋起作的“发展学生智能”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都提出了周到的方案,做了非常踏实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正因为她们的研究是在几十年工作中不断进行的,所以能整理成很有系统的、有资料、有理论的总结。
全国教师中不乏象斯霞、袁瑢同志一样的改革者。他们正在探索、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乃至课程、教材的改革。他们积极地试验一些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创造精神,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突出这样一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可以改变过去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死板单调的毛病。但是采用一些新的内容和方法,并不等于一概排斥旧的内容和方法。在改革的时候,必须注意保留以前的教育中一切合理的有用的东西。例如在以前的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中常常只使用讲授法,这是不好的。但不等于说,以后就不要再使用讲授法了。讲授法并不等于注入式。同样是讲授法,可以是启发式的,也可以是注入式的。我看过一些改革实验的报告,它们都有这样的观点。
一些锐意改革的教师,近年来按教学改革的方向就一般的或某学科的教学过程摸索出一定的模式,而且由于有较好的效果,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在一节课、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总有一定的程序。程序安排的合理有利于贯彻教学的要求,因为教学目标是依靠教学过程实现的。但程序不能安排得太千篇一律,不能太机械,太呆板。我记得五十年代初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时,把混合用的程序也安排得很死板,甚至每个环节分配多少分钟都不能变动。这样就把一种教学程序变成了僵化的模式。其实某些环节的有无与先后都是可以改变的,把一个环节的时间固定起来,更是可笑的。在《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中谈到这种做法的毛病。她在五十年代初就是违反了一位外国专家给她机械规定的程序,才把一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任何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都不能搞固定的模式,因为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必须考虑教材的特点,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的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是灵活的,把它当作机械的工作是行不通的。有些改革者一再声明,他们的模式只能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在其他的情况下就不能应用。而且他们的模式虽规定了一定的程序,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认为,向他们学习的教师应该注意这些忠告。
教师一面进行教学工作,一面做些研究工作,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时间。谁都说教师是最忙的。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答案。他说教师越是感到忙,越是要多读书。因为书读多了,他的知识丰富了,每次备课的时间就少了。其次是要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例如小学生如果培养了很好的读、写、算能力,中学教师就不必为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此外,还要解决批改作业本之类的方法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是很忙的,但他在当校长的二十多年中,读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教育研究工作,写了许多部著作。我国也有不少中小学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大量读书,一边进行教育研究,并写出了有独特见解的著作。希望我国今后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
中小学教育今后不仅要有大的发展,而且要进行改革,使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教学改革是复杂、细致的工作,不能搞一窝风、大囫囵,必须和教育研究工作密切结合,通过调查、总结、实验,稳步前进。
近六、七年来,中小学教师关心教学改革,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工作。有些是和教育研究单位人员或师范院校教师合作的,多数是他们自己做的。据调查,从一九八○年起到现在,上海中小学教师所做的调查、实验已有一百六十多项。我看了一部分上海出版的《教育科研情况交流》,感到这些研究已经涉及到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些研究成果是很有价值的。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教师搞科研的势头将会更加壮大。
教师至少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工作。先说比较麻烦一点的做法。教师经过调查、总结,找出当前教学上的问题,设计改革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进行多项测试,并作统计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比较精密,有对比,有控制,有数据,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实行这种方法目前也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在解放以后,师范院校都不教教育研究方法以及教育测量和教育统计,因此即使是师范毕业的教师也不知道怎样做调查、实验,不会使用测量和统计。上海市为了开展教育科研,举办了多届学习班,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多数教师以及一部分校长对这些东西还不熟悉,不仅自己不会用,而且对刊物上发表的这类实验报告也不感兴趣,这就影响了研究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传播。所以要在教师中间开展科研,必须让他们掌握研究方法,这一课是不能不补的。
进行这种实验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出从实际中来的实验方案,如何进行精密的测量,如何作全面的统计分析等。上海市在这些方面有一些好经验。例如青浦县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方案,就是从实际中来的。他们首先对县内的数学教学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将全部好的经验放到两个班级中通过教学实践进行筛选,一年后选出四条有效的教学措施,然后再放到五所学校中进行实验,已经得到积极的效果,现在准备推广应用。这种作法是好的。其次,通过测量取得数据也是实验中很重要的一环。现在的成绩测试往往着重测量知识,但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发展能力,因此测量要能够同时测出知识与能力。据上海市一个中学教师的研究,知识与能力的发展都是有层次的。测量必须能测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的不同层次。上海市教育局科研所组织了一些教师用了很大精力,试图在初中平面几何的测试中解决这个问题,研制了一份平面几何标准测验。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此外,现在的实验所控制的往往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因素,如某种教学方法。其他因素如保持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师、学生的条件大体一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如果想推广实验成果,例如把一种教学方法由城市推广到农村,就不能不考虑教师、教学设备、家庭环境等的差别,在实验设计及统计分析中就不能不调查分析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二种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用的方法,它不需要使用对照班级、标准测验、统计分析。教师必须经常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想到的东西记录在笔记本中。特别是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经过思考以后形成的改革设想写下来。然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评价,把一切有关的资料都积累下来,到了一定的时候,改革效果就显露出来了,经验也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于是就可以写出改革实践的结论。
我们国家一些教师从来就是有心人,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进行实验,积累资料,形成观点。我读了《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和斯霞同志的《我的教学生涯》,很受教益。她们都是长期一面工作,一面改革的。例如袁瑢同志在语文教学中总是精益求精,不断改革,而且先后作过两次较大的改革试验,一次是在一九六零年作的“提高识字效率”的试验,一次是从一九七九年秋起作的“发展学生智能”的试验。在这些试验中都提出了周到的方案,做了非常踏实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正因为她们的研究是在几十年工作中不断进行的,所以能整理成很有系统的、有资料、有理论的总结。
全国教师中不乏象斯霞、袁瑢同志一样的改革者。他们正在探索、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乃至课程、教材的改革。他们积极地试验一些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创造精神,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突出这样一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可以改变过去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教学方法死板单调的毛病。但是采用一些新的内容和方法,并不等于一概排斥旧的内容和方法。在改革的时候,必须注意保留以前的教育中一切合理的有用的东西。例如在以前的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中常常只使用讲授法,这是不好的。但不等于说,以后就不要再使用讲授法了。讲授法并不等于注入式。同样是讲授法,可以是启发式的,也可以是注入式的。我看过一些改革实验的报告,它们都有这样的观点。
一些锐意改革的教师,近年来按教学改革的方向就一般的或某学科的教学过程摸索出一定的模式,而且由于有较好的效果,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在一节课、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总有一定的程序。程序安排的合理有利于贯彻教学的要求,因为教学目标是依靠教学过程实现的。但程序不能安排得太千篇一律,不能太机械,太呆板。我记得五十年代初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时,把混合用的程序也安排得很死板,甚至每个环节分配多少分钟都不能变动。这样就把一种教学程序变成了僵化的模式。其实某些环节的有无与先后都是可以改变的,把一个环节的时间固定起来,更是可笑的。在《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中谈到这种做法的毛病。她在五十年代初就是违反了一位外国专家给她机械规定的程序,才把一堂公开课上得很成功。任何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都不能搞固定的模式,因为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必须考虑教材的特点,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的组织形式和方法都是灵活的,把它当作机械的工作是行不通的。有些改革者一再声明,他们的模式只能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在其他的情况下就不能应用。而且他们的模式虽规定了一定的程序,却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认为,向他们学习的教师应该注意这些忠告。
教师一面进行教学工作,一面做些研究工作,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时间。谁都说教师是最忙的。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答案。他说教师越是感到忙,越是要多读书。因为书读多了,他的知识丰富了,每次备课的时间就少了。其次是要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例如小学生如果培养了很好的读、写、算能力,中学教师就不必为许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此外,还要解决批改作业本之类的方法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是很忙的,但他在当校长的二十多年中,读了大量的书,做了大量教育研究工作,写了许多部著作。我国也有不少中小学教师一边教学,一边大量读书,一边进行教育研究,并写出了有独特见解的著作。希望我国今后这样的教师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