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真诚”

发布者:胡 慧发布时间:2020-11-24浏览次数:196

    赫尔岑在他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的序文中说,他在写作过程中,总竭力“要使某一种往事经过沉淀变成明晰的思想”,尽管“这需要花很多时间”,使他的写作因此“进行得很慢”。但是,他认为“倘使做不到这一点,纵然会有真诚,却不可能有真实!”

    从他这句话看来,可知要得到真实,是比真诚更困难的。道理也很简单,真诚是主观方面的事,只需求其在我就行。真实却必须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才能达到。做到真诚,只是一个态度问题;求得真实,却还要涉及能力和水平的问题。其间的难易,是很显然的。

    但是,容易做到的事,并不就是无足轻重的事。(其实,要做到真诚,也并不容易!)单有真诚,固然不一定能达到真实;然而要想求得真实,却不能没有真诚。真诚可以说是达到真实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没有一个真诚的态度,是决走不到真实的彼岸去的。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十分重视艺术家的真挚,他甚至把它看做是对艺术的价值和感染力起决定作用的东西。这未免过分夸大了真挚的作用,但应该承认,他这意见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要说象文艺创作这样一种与艺术家个人的感情、态度密切相关的工作,决不能没有主观上的真诚;就是办事情,做学问,要想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追求一点真理,没有一个真诚的态度,也是不行的。因为真理,常常不是浮在表面的,要想得到它,必须下苦功进行深入的钻研。而缺乏真诚的态度,你就深入不下去,也就很难得到真理。

    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受尽了摧残和虐杀,文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被硬生生地给斩断了。于是,在那一段时期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只有一些“瞒和骗”的文艺了。“四人帮”被粉碎以后,现实主义传统被逐步恢复,我们的文艺园地,正在呈现出一片百花争艳的繁荣景象,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现实主义尽管是一条广阔的道路,要学会在这条道路上驰骋,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要求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要有多方面的准备。譬如:思想学识方面的修养,对生活的认识和表现能力的锻炼,特别是对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等等。不具备这许多条件,不在这许多方面痛下功夫,是写不出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作品来的。

    现实主义所追求的,首先当然是“真”。这“真”,我觉得,应该包括“真实”与“真诚”两个方面。真诚是个主观态度问题,似乎与现实主义是两回事。但是,现实主义不是首先要求作家应该忠于现实吗?忠于现实,难道不正是个态度问题?所以,讲现实主义,是决不能够把态度问题撇在一旁的。只有在主观的真诚与客观的真实相统一的时候,才有现实主义。二者缺一,或者二者相割裂,都不会有现实主义。

    不过,无论是“真实”,还是“真诚”,都有各种深浅不同的层次。就“真实”而论,既有表面现象的真实,也有内在本质的真实;既有个别事物的真实,也有整体现实的真实。就“真诚”来说,既有表现肤泛之情的真诚;也有体现至性至情的真诚;既有个人利己主义者的真诚,也有心系国家安危、人民哀乐者的真诚。现实主义必须有客观真实与主观真诚的结合,在结合的方式与程度以及其中各种成分的比例上,更会出现千差万别的情况。所以,尽管同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各自所取得的成就和所达到的水平,却可以是迥不相侔的。这里,不但有着如列宁所说的“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而且,也有着作家、艺术家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思想艺术质量以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一八五九年五月,恩格斯在他那封论革命悲剧的信中曾经这样说:“德国戏剧具有的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的融合,大概只有在将来才能达到,而且也许根本不是由德国人来达到的。”要完成恩格斯所提出的这样一个任务,的确是不容易的。然而,这却是现实主义艺术所应该树立的目标。处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们,难道不应该向着这一目标去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