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笔名洛蚀文、方典、函雨等,湖北武昌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上海沦为“孤岛”后,一直坚持抗敌救亡文艺活动,积极撰写文章,批驳“与抗战无关”论的错误观点,指出“孤岛”上的“一切都与抗战息息相关”,旗帜鲜明地拥护“抗战文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发表论文《鲁讯与尼采》,并将文艺工作者有关抗战的言论结集为《抗战论文集》出版,为树立“孤岛”文坛的爱国主义方向,使“孤岛”成为沦陷区抗敌救亡斗争的文化堡垒作出了贡献。其间,曾在上海戏剧交谊社工作,后在上海《文艺通讯》负责组织工作。1940年至1945年,先后任《奔流》、《奔流新辑》、《时代日报》副刊《热风》编辑等职。与此同时,创作了小说《舅爷爷》、《残废者手记》;专著《文艺漫谈》等。抗战胜利后,曾负责编辑《联合晚报》副刊《文拾》、《展望》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党组成员、上海文艺工作委员会文学处处长、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等职。1955年受到“胡风案件”株连。“文化大革命”后,曾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师大、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著有:论文集《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