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孔阳和钱谷融

发布者:胡 慧发布时间:2020-11-25浏览次数:27

    蒋孔阳先生和钱谷融先生,虽然一位在复旦,一位在华东师大,但我依然是他们入门或未入门的弟子,他们的道德文章对我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之所以服膺两位师长,是因为他俩身上有一些共同的东西长久滋润着我的心灵。

    蒋先生和钱先生都是真正的学者。他们在历史迂回曲折、社会思潮纷纭多变的环境中,一位探究美学,一位深耕现代文学,几十年如一日,孜孜矻矻,勤奋耕耘。面对红尘滚滚,众声喧哗,蒋先生的回应是“我只会写书”,钱先生的回应也是“自己喜欢的、爱好的才做”,两人从不为利所蛊,为欲所惑,总是坚守学者岗位,以德化文,以文化人。蒋先生执持学者的本分,心无旁骛,一直在美学领域不倦地探索,研究触角广泛伸向中国古典美学、西方古典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思潮等诸多方面,均有创获卓识,终成一家之言;钱先生涉足中国现代文学各领域,深察现代文艺理论思潮的各种动向,敢于拨乱反正,提出真知灼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为清气满乾坤”,这句诗用来形容两位先生的学术品格,也是颇为恰当的。

    蒋先生和钱先生都具有高洁的学术操守。在那些知识者生存维艰的特殊年代,两位先生的学术生涯颇为坎坷崎岖,蒋先生对自然美的见解、钱先生对“文学是人学”的看法,遭到长时间批判。在1960年前后,我曾在作家协会大厅,目睹两位先生遭到粗暴批判的场景。尽管压力巨大,两位先生并没有屈服,没有转向,正如钱先生说的,“我从来没有承认错误”,“我觉得知识分子应独立于天地之间,要有独立的人格,如陈寅恪所讲‘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在漫天匝地的批判下,两位先生亦没有颓唐,一如既往地依据自己的学术观点继续做着有益于社会文化的工作。如今回想,在是非混淆、真伪难辨的状况下,两位先生敢于讲真话、写真知的文化人格是多么难能可贵!“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真诚服膺真理,勇于坚持真理,正是两位先生和一切正直的知识分子传承给我们的美德。

    蒋先生和钱先生都具备敦厚的师德。作为学生,我对师长都是敬重的,但我对于蒋先生和钱先生,除了敬重以外,还有一种亲切感,一种亲如父兄的感情。他们对于后辈,都视同亲人,真诚相待。我从进入复旦读书,便投入蒋先生门下,亲聆教诲,彼此建立起绵延数十年的师生情谊。记得我读书时曾因病休学,蒋先生立即给我送来《高尔基的青年时代》一书,勉励我在困难中要坚持奋斗。后来我毕业留复旦任教,他更是关怀教勉。忘不了在他书房里如坐春风,也忘不了黄昏散步时偕行互励。他经常在工作上帮助我,在学术上激励我。我主编《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他抱病写序,字句斟酌。我与钱先生虽非常聚,但偶有相会,他从不掩关怀之情,常有教诲之语。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我与钱谷融先生作为上海劳模休养团成员共赴厦门,相聚了三五天,在走山访水之际,我们常常共话人生文艺。有一天去集美参观,途中钱先生得知我获评教授,欣喜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做了教授,要继续努力,写出更多的好文章来。”一席肺腑言,长记学子心。

    两位慈祥的师长在众学子那里是有口皆碑的。有一年复旦校庆晚宴,海内外归来的学子排成一长串队伍,向蒋先生敬酒;钱先生的学生遍及四方,其中不少人皆成学术文化领域的栋梁之材,他们也都交口称赞钱先生扶育他们的功德。对后辈学子的教诲和关怀,正显示了他们使学术文化薪火相传的长远眼光和责任担当。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蒋先生和钱先生虽无叱咤风云之举,但他们在风云变幻之际,不媚俗,不阿世,存真心,讲真话,志在学术,功在社会,也堪称文化的脊梁。今日,唯愿这样的“脊梁”更多,真正肩负起民族文化复兴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