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几位同志(包括科学家刘仙洲、戏剧家欧阳予倩、医师黄家驷、作家唐弢、教授刘佛年、音乐家周小燕、生理学家沈霁春、教授李国豪、造船工程师沈岳瑞)在入党以后所写的感想。这些感想,反映了进步的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和对党的认识。
这些同志是热爱祖国的,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都有诚恳的劳动态度。他们虽然长期生活在旧社会,受旧社会的影响较深,但是,对旧中国反动腐败的统治阶级是不满的,在党直接影响之下,有些同志直接参加了民主革命的斗争,有些同志对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表现了同情和支持。有些同志也曾有过“教育救国”、“工业救国”或“科学救国”的幻想,在这些幻想遭到破灭以后,有的在寻求新的斗争道路,有的陷于苦闷彷徨。
这些同志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爱护,特别是在解放后,在党不断教育之下,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参加了实际的政治活动,亲眼看到自己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有很大的发展,祖国的各方面欣欣向荣的气象,认识到党是光荣的、伟大的、正确的,只有在党领导之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他们批判了自己过去的幻想和各种错误思想,并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只是停留在民主革命阶段是不够的,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主义和共产党密切结合在一起。他们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向着共产主义的大道迈进。
当然,这个认识的转变是不容易的,从这些同志写的感想中可以看出是经过长期地反复地思想斗争的结果,当这些同志参加实际活动或学习的时候,对这些活动或学习的伟大意义,特别是对自己思想改造的意义在开始时不一定有很明确的认识,但是他们都积极参加了。通过这些活动或学习,党对他们进行了巨大的思想教育工作,这是他们得以进步的基础。但是,真正进步的开始是在认识到自己思想有改造的必要并下决心改造的时候。这些同志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积极接受党和群众的教育与帮助,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下决心改正。
长期在旧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知识分子、思想上是很复杂的,但是,思想上的主要问题是个人主义。所以很多知识分子出身的同志,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个人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往往陷入矛盾的境地而很苦恼。这个矛盾的正确解决,是思想上发生根本变化的起点。这几位同志在这方面都有深刻的体会。刘佛年同志说:“当自己在一件工作当中是把革命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因而对我们的事业起了一些好的作用时,我就会感到愉快、幸福。当自己的个人主义抬头,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因而对工作造成一定损失时,我就会感到懊恼、悔恨。在思想改造运动中我分析、批判了这种错误思想,也着实痛恨过去支配自己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在那个时候,我就有了强烈的入党要求”。李国豪同志也深深体会到“只要有丝毫个人的想法,问题就想不通,而站在人民的立场来看,立即胸怀开阔”。
加入党,在党的组织内生活和工作,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生活,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对于长期受资产阶级个人自由散漫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许多知识分子对于工人阶级政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很不容易理解,一听说党内有铁的纪律,就有一种畏惧的心情,这是知识分子自由主义在作怪的缘故。只有正确地解决自由主义和党的组织性、纪律性之间的矛盾,才能更好地提高觉悟水平,增强党性煅炼,在党内生活和工作的时候,才不会感到是一种束缚,相反地,加入党以后,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正如欧阳予倩同志所体会到的:“只有依靠党才有真正的生命,依靠党才能够对事业有信心、有勇气、有成就、对祖国有所贡献。……参加党的组织便可使渺小之躯发挥无限的力量”。
知识分子出身的同志走上革命的道路和工农出身的同志走上革命的道路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知识分子往往是先有理论上的认识而后才有实际的革命行动,如果不以实际斗争的煅练来补充,是很容易滋长教条主义的。所以努力学习党的理论和实际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把学习到的理论体现到自己实际行动当中,作到言行一致,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同志更应该特别注意的。
本书搜集的材料比较狭窄,只是把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汇集起来,也未能特约一些新入党的高级知识分子写一些稿件,因之使这本小册子太单薄了,这未免是一个缺点。尽管这样,这本书对知识分子出身的同志是有实际的教育意义的,从这些同志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是值得一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