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团结一致 振兴中华 六届人大代表、六届政协委员在小组会上的发言摘要

发布者:陈枝清发布时间:2020-11-17浏览次数:27

文章来源于《光明日报》

  制定政策吸引人才为边疆建设服务

  李振麟委员(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说,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对于全国的四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有大量人才到那里去工作。但实际上正相反,“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几年,边远地区的人才纷纷涌向沿海大城市,还有出国的。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靠政策。比如可以采取轮换制,户口不动,工作几年再回来。边疆地区较苦,要为去的人创造一些条件,在工资、津贴、住房等方面给予照顾。上海等大城市大学人才过剩,而边远地区人才奇缺,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必须加快培养高级科研人才


  钱鸿业委员、雷天觉委员(机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说,必须加快高级科研人员的培养。现在我国只有十几名博士生,数量实在太少。目前研究生考试卡得太死。而且还有年龄限制,同国外考研究生相比,我们要求得过严。建议扩大研究生招生数量,放宽在职人员报考研究生的年龄,有条件的地方,单位可以保送脱产学习研究生课程,进行知识更新。


  建议制订“人才保护法”


  黑龙江代表黄葳(劳动人事部顾问)说,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几年来,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上,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浪费、压制、迫害人才的事件还不断发生,受不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因此,建议制定“人才保护法”,用法律来保护知识分子的合法权益。科技人员要统一管理和合理使用。要有强有力的机构来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现在科技人员调动很困难,管业务的管不了人,管人的不懂业务。只有管业务的人最知道需要什么人,应该是管业务和管人结合起来。应该实行计划分配和人才合理流动相结合,实现科技队伍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合理化。改变目前学校的分配制度,应该择优分配,征求学校、教师、本人和使用单位的意见,不能只是人事部门说了算。要注意从科学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开拓工作两个方面加强科技队伍的建设。


  对爱护和培养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意见


  上海代表谷超豪(复旦大学副校长)说,中青年知识分子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力量。当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关心、爱护和培养中青年知识分子:(1)要敢于做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赵总理报告中批评了文艺界的错误倾向,在科技界、教育界也同样存在,有“向钱看”的问题,也还有“向洋看”的问题,有的人过份热衷于到国外去。我建议中央领导重视这个问题,要敢于抓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队伍,配备足够的力量,整个社会都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否则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在为谁服务的问题上都没有解决好,怎么去振兴中华呢?(2)选拔中青年知识分子到领导岗位要注意人尽其才,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具体人具体分析。有的人在专业第一线是主要的骨干力量,不一定适合做领导工作;有的人有必要参与业务方面的管理和组织工作,但还要创造条件,不要使他们陷于事务堆和冗长的会议之中。(3)要继续改善知识分子的物质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要重视培养科学管理人才


  浙江代表沈鸿(机械工业部顾问)说,我国的科学管理很弱,不少企业搞不好,虽然有各种原因,但与管理科学薄弱有关。美国的大学学管理科学的占百分之二十,而我国的大学学管理科学的仅占百分之二。不懂得管理科学,盲目性就大,计划就会考虑不周,造成浪费。请教育部研究一下,如何加强管理科学的教育。


  发展高教事业要有具体措施


  上海代表刘佛年(华东师范大学校长)说,赵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培养各方面建设人才,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有远见的措施。这五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正赶上九十年代大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五年内高校招生人数增长百分之七十五,职业高中在校学生占整个高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以上,急需具备以下三项条件,一是物质方面的条件。扩大高等学校招生,校舍、设备就得跟上去。目前高校内校舍的潜力很小,要造校外学生公寓,就要有资金、材料和地皮。这都要列入国家预算,要在周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制订出细致严密的计划。二是招生的来源要有可靠的保证。从上海市的情况看,普通高中的数量不大,学生的质量不高,只有重点中学能保证,其他学校的升学率低。而且许多初中学生毕业后不愿考高中,都报考中专、技校,许多高中毕业生也希望进中专。现在又要求在五年内高中的百分之四十改设职业技术学校,这样,高校招生的来源更少。既要保证大学有足够的考生,又要实行中学结构改革,这个问题很紧迫,不及早解决就会乱套。而且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无法解决,它涉及到劳动、人事、计划、经济部门,要市长亲自抓才能解决。三是师资问题要尽速解决。增设高校就要增加许多师资。这几年由于专业培训班、研究班和科研机关等的发展,老大学的师资已经开始紧张,能调给新高校的数量并不会很多。如果要扩大高中毕业生数,势必也要增加高中师资。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高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适应大发展的需要。所以培训新高校和高中师资的任务迫在眉睫,需要有专门部门统筹规划,立即制订措施。我认为,重视智力开发是对的,但要算一笔细帐,有一个周密的规划。发展教育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实干精神。


  学校必须重视科学实验


  福建代表张文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说,把教育科技作为战略重点之一提出,是非常正确的。读书必须加上科学实验,中国文化受古代的传统影响很深,只懂得“读书、读书、再读书”,不搞科学实验。经济上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一定要重视科学实验,现在这方面很落后。如物理方面,大学课本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我们只是教了一半,因为他们每一课都做实验,我们只学课本,没有实验。自然科学是与物打交道的,要变革它,就要搞实验,这是基本道理。我建议:1、小学、中学、大学都要设立实验课,必须加强科学实验,学生实验科目不及格不能毕业,好的要鼓励;教师搞实验好的,照样要提升。2、建议国家建立教学科研仪器制造厂,专管科学教学仪器设备。3、学制要缩短。现在大学毕业与国外比,相差五年。实际上小学只要五年,中学五年,大学也只要四年就可以了。课程重点放在基础,加强基础课,不需要五花八门。基础知识要从小学就开始抓。4、不办专业班,大学可以缩短二年。现在我们对大学生毕业分配时往往发生“不对口”。这在国外,感到不可理解,因为在国外大学生毕业只要基础课学好,分配到什么地方也都能适应。在大学不办专业班,省下的钱可以加强实验课的设备,加强科学实验。


  要重视基础教育


  河北代表张孝纯(邢台市八中语文教员、特级教师)说,一、在强调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忽视基础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确实是当务之急。但如果中小学教育质量不能有个较大的提高,高等学校出人才、出科研成果的任务就会受到影响。当前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很不理想,大学怨中学,中学怨小学。要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必须:1、提高中小学师资质量;2、整顿中小学教师队伍;8、研究创造一种适合中小学教育状况的岗位责任制;4、对目前中小学出现的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作法,如“题海战术”、“加班加点”、“升学奖金”、“单纯追求升学率”等应迅速加以纠正。二、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对歧视打骂教师的事件要严肃处理。“文革”中刮起的殴打教师的邪风,至今还没彻底止住。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注意。三、要尽快解决中小学教师职称的评定问题。这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地位的提高。四、要增加教育投资,把教育投资列在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