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学会与四川教育出版社于7月底联合在成都举办了“全国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主持了会议,著名教育家刘佛年、王逢贤、潘懋元及50多位中青年理论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围绕“社会发展与教育”的会议主题,与会者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了蕴含其中的内在规律。
一、关于社会、教育、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既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能离开人的发展去谈社会发展,反之亦然。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本位观”和忽视人的发展需要的“社会本位观”都是片面的。教育满足人的需要,实质上是满足社会需要的个性化,不可能满足与社会需要相违背的个人需要。一些同志指出,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作用时,带有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全面性、根本性、递增性、连续性和后显性。其中后显性特征决定在发展人的个性和适应社会需要上要从长计议。二、关于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
与会者认为,教育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问题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判断。有时教育脱离社会需要,而社会有时也脱离教育需要。有人提出,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提法不确切,科学的表述应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教育完善社会。
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教育的重要职能。但就这个问题,会上有均衡论和重点论之争。均衡论者认为,过分强调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功能有可能带来人们思维的偏窄,影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实践中有害无益。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应是均衡的、全面的。重点论者不同意寻求总体平衡,认为均衡不过是一种理想主义。体现在改革上,人们总是希望从总体上全面解决教育问题,但具体操作时只能强调某一方面,从某一环节入手,推动全局。不论均衡论还是重点论,与会者的共识是不能用经济规律代替教育规律,也不能完全按照经济规律管理教育。
三、关于教育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
与会者普遍认为,研究教育与人口的关系对于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内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加强。对这一问题,需要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观念和习俗等方面做综合分析。人口教育的效能有助于解决我国人口过多问题,但其作用不能夸大。人口问题受复杂因素制约,与很多社会因素并不一定存在正相关,如人的文化水平未必直接对人口问题的认识相关。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直接反映在人口规模对教育发展规模的影响和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上。
会上集中讨论了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问题。大家普遍认为,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增长可以大有作为。文盲多,受教育水平低,是我国控制人口政策难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谈到教育水平低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时,不能不指出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其生育率之间的密切相关,即妇女文化教育程度愈高,一般来说生愈率愈低,反之则愈高。与会者呼吁,应把普及人口意识和人口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
四、关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些调查表明,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如:思想开阔,思维灵活,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特点,较之单一僵化的观念模式是一种进步;求新求异,注重实际生活,善于思考问题,也有崇尚浅层文化的一面;注重个人价值和自我表现的文化特点导致对学校规范、对教育要求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淡化,集体主义和奉献意识薄弱。与会者倡议,教育理论研究应在现代文化的建构过程中,进一步揭示我国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对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学校教育要形成对社会文化信息的积极反馈,形成正确的导向机制;形成对学生文化的规范、约束机制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机制;活化集体活动环境,优化育人环境,从学校教育的微观层面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讨会还就政治、科技、环境、国防与教育的关系展开了讨论。会议认为,这些问题应是今后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