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志(地学)

发布者:陈枝清发布时间:2021-10-22浏览次数:228


首页 --专业志->--上海科学技术志(1991~1999)->--第三编自然科学和医学->--第一章自然科学->--

第五节地学(此处仅摘选部分)

2007/9/14 10:46:40
原文网址

一、基础和应用研究

中国古代的地学知识非常丰富,但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地学理论与知识体系。上海是引进西方地学最早的城市,特别是西方一些主要地学著作,大多在这里首先出版和发行,这是上海的地学不同于其他省区而独具特色的地方。

    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开始兴办近代工业,首先是军事工业,后来又办民用工业,刺激了地质调查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为适应需要,官方与民间成立了许多翻译机构,积极翻译外国科学技术著作,其中包括地学著作。《地学全志》、《金石识别》、《地学浅释》、《求矿指南》、《相地探金石法》、《矿学考质》、《金石表》、《矿物学》、《宝藏兴焉》、《银矿指南》、《探矿取金》、《开煤要法》、《井矿工程》、《测绘海图全法》、《测地绘图》、《平园地球图》、《八省沿海图》、《测候丛谈》、《金石略辨》等书,都是该时期上海出版的重要书籍。之后,中国人结合中国情况所著的地学著作也开始在上海出版,其中两本最为重要,一本是顾琅和周树人合作的《中国矿产志》(附中国矿产全图),另一本是张相文的《地文学》。

    同期,地学教育促进地学知识的普及。在格致书院、南洋公学等学校中开设地理、勘探、天文、生物等课程。地理、地质教科书相继出版。

    辛亥革命后,上海地学的发展出现显著变化。中国人自己的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活动由单一的个体研究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并建立了官方研究机构。民国17年(1928年)1月,在上海建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作为全国的地质研究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使上海成为中国地质学研究的中心。李四光任所长。民国20年1月成立到抗战爆发前结束的“中华地学会”,是一个有全国影响的民间地理学研究团体。同时期的大夏大学、暨南大学都设立史地系。20年代末和30年代,上海的地学发展呈现出繁盛的局面,成为全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学研究中心。

    民国时期上海出版重要的矿物学类书籍《矿物学名词》、《地质矿物学大辞典》等。

    民国20年1月,中华地学会在上海成立,并出版《地学季刊》。

    抗战胜利后,地理教育和研究工作有所恢复,成立了中华地理教育研究会,编辑出版《地球之友》。1951年,上海地理学会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会并入其中。同期,上海出版了一批重要的地理论著和地图,《世界文化地理》、《地理教学法》、《地图制作法》等。

书名

作者

出版

《近代地理发现史》

葛绥成

中华书局(1935)

《世界人文地理》

葛绥成

中华百科丛书(1935)

《边疆问题》

葛绥成、李如汉

中华书局(1935)

《乡土地理研究法》

葛绥成

中华书局(1939)

《中外地名辞典》

葛绥成

中华书局(1940)

《地形学》

葛绥成

中华书局(1947)

《地图绘制法及读法》

葛绥成

中华书局(1949)

《人文地理学》

李长傅

中华书局

《地理政治学》

李长傅、周宋康合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

《转型期的地理学》

李长傅

上海三五书房

《南洋地理志略》

李长傅

国立暨南大学

《农业地理》

盛叙功译

商务印书馆

《交通地理》

盛叙功译

商务印书馆

《地理学习法》

褚绍唐

中华书局

二、选介

《新中国地理》褚绍唐著,地图出版社,19511954年共印4版。全面阐述新中国初期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图文并茂。1953年由苏联外文出版社译成俄文。1957年又由日本今书院译成日本版,后又被译成俄文与英文分别在苏联和美国出版,被美国专家称为中国地理专著在70年代末以前最好的一本对向世界介绍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书将全中国划分为12个区:1)黄河中下流区;(2)长江下流区;(3)长江中流区;(4)东南丘陵区;(5)两广丘陵区;(6)云贵高原区;(7)秦岭四川区;(8)黄土高原区;(9)东北地区;(10)北部高原区;(11)新疆地区;(12)青藏高原区。较解放前王成祖划分的53个区、张其昀划分的23个区,更具有实际经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