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梅:报史留名靠“补白”

发布者:朱涵发布时间:2023-05-08浏览次数:27

【日期】2011.08.02【来源】太原日报

甘险峰


 “补白”在报纸上自然是不起眼的,但是恰恰有人靠不起眼的“补白”报史留名,被尊称为“补白大王”。这个人就是郑逸梅。


郑逸梅(1895

1992),原名鞠愿宗,学名际云,号逸梅,笔名冷香。他祖籍安徽歙县,18951019日生于上海江湾。因父早殁,依苏州外祖父为生,故也有资料称其为江苏苏州人。从此以后,他开始改姓郑。


郑逸梅5岁入私塾,10岁入上海敦仁学堂,17岁入江苏省立第二中学,并从这一时期开始为报刊写文史小品。21岁进江南高等学堂,曾任《华光半月刊》、《金刚钻报》编辑。1934年,他辞去《金刚钻报》编辑职务后,任中华书局编辑。1938年起,任上海国华中学副校长,同时在上海音乐专修馆、爱群女中兼课。国华中学停办后,先后在大夏大学附中、大同大学附中、徐汇中学、志心学院、江南联合中学、模范中学(晋元中学)、诚明文学院任教。课余笔耕不辍,以“报刊补白大王”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后,任晋元中学副校长。1966年退休,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1977年平反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上海普陀区政协委员。1992711日在上海逝世。郑逸梅著作等身,有近五十种。重要的著作包括 《书报话旧》、《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文苑花絮》、《清末民初文坛轶事》、《近代名人丛话》、《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等。《书报话旧》以通俗平实的文字琐谈清末民国出版界、报界旧闻逸事,勾勒出了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文化史料,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素来为关注近现代新闻史和文学史的学人称道,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读者的兴趣。《艺林散叶》和《艺林散叶续编》等书则以笔记文体琐记近现代文史掌故,文字短小精悍,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


郑逸梅的“补白”生涯自十七八岁始,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一“补”就是七十多年。据不完全统计,郑逸梅一生创作的补白,总字数可能超过1000万字。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报界就有“无白郑补”,称郑逸梅为“郑补白”,后来又尊称其为“补白大王”。其笔下著述,广摭博采,蔚为大观。其中数量最多、价值最大的当数清末民国文苑轶闻。这些补白成为了解近现代新闻界、文艺界实情的宝贵资料。郑逸梅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趣;继之则是文白兼容并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晚年则主要使用白话,偶尔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炉的精致内容,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陈子善先生在他于郑逸梅逝世后所写的纪念文《人淡似菊 品逸于梅》中指出:“郑老的补白多则数百言,少则十余字,文字精炼,耐人玩索,吉光片羽,足资启迪。他写人物,只描画其一眉一目,一笑一颦;记事件只择其涉笔成趣的精彩部分加以渲染;抒情怀,也是含蓄浓缩,以格言点缀其间。如最短的一条‘许地山擅弹琵琶’,寥寥七字,就把许地山鲜为人知的特长和盘托出。这种‘补白’被论者称之为‘郑公体’,即继承了六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和清代张潮《幽梦影》的传统,又有郑老自己的创造和风格,推陈出新。”的确如此。“补白”虽小,却需要大学问、大智慧、大胸襟。没有相当的见闻、才情、学识,怎么可能创作出那么多短小精悍、引人入胜的“补白”呢?陈子善先生还说:“就独创性而言,‘郑公体补白’其实是开拓了一种新的文体。上个世纪的文学家中,鲁迅是文体家,周作人是文体家,沈从文是文体家,老舍是文体家,郑老又何尝不是文体家?”尽管后世也时常有人仿效郑逸梅,把相当的精力用以写作“补白”,但因为功力、见识、学问之不逮,迄今无出其右者。从这个角度看,郑逸梅的确应该大书特书,一则因其独创性的贡献,二则因其成功难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