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9.16 【来源】株洲日报
赵英秀
郑逸梅(1895—1992),祖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出生于上海江湾。本姓鞠,名愿宗,号逸梅,别署“纸帐铜瓶室主”。郑逸梅4岁,父亲病故。靠外祖父郑锦庭抚养成人,改姓郑,由此改称外祖父为祖父。祖父为之启蒙,稍长入塾就读。1905年,入上海敦仁学堂读书,考试多在榜首。1909年,随祖父至苏州,考入草桥头公立高等学堂。同窗学友中,有顾颉刚、吴湖帆、叶圣陶、王伯祥等,皆一时俊彦。
1912年郑逸梅考入苏州江苏省立第二中学。是年,他首次使用“逸梅”之名,将英文教本中的一篇游记译成中文,命题《克灵湖游记》。参加《民权报》副刊征文,获甲等奖。编辑吴恤来函激励道:“如此文章,多多益善。”不想郑逸梅由此而走上了写作道路。郑逸梅文章的特点是短小、隽永,他写道:“我写的文章,多则数百言,少则十数字。它小巧、玲珑,镶嵌于其他长文的尾末,‘补’了版面的‘白’。久而久之,人们就名之为‘补白体’、‘郑补白’……”当时的文人徐卓呆(傅霖)便把“补白大王”的桂冠送给了他。
1920年冬,郑逸梅与范君博等编辑出版《游戏新报》;1921年5月,与赵眠云编辑出版《消闲月刊》,1922年8月,组织赵眠云、范君博、姚苏凤、范烟桥、顾明道等8位苏州作家,在留园茶话,并发起成立“星社”,此组织维持15载之久。
1926年,郑逸梅结集出版的第一本书《梅瓣集》由上海图书馆出版,之后,一直为数十种报纸、刊物撰稿。此外,郑逸梅还翻译了英国柯南道尔名著《福尔摩斯探案》,由世界书局出版发行;又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凡5种如《国色天香》、《三生石》、《万丈魔》等,均已拍成影片上映。
郑逸梅是个十分勤奋的作家,他每日在灯下伏案写作,时常到更深夜阑,往往日尽三五千言,至1949年前共出版单行本著作22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南社丛谈》、《艺坛百影》、《文苑花絮》、《艺林散叶》、《书报画旧》、《上海旧话》、《掌故小札》、《清末民初文坛轶事》、《艺林拾趣》、《艺苑琐闻》、《艺海一勺》等。
其一是《南社丛谈》。南社系辛亥革命时期,由柳亚子、陈去病等发起成立的进步文学团体,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虎丘创建。关于南社史,曾有人先后推荐柳亚子、胡寄尘担任编写重务,但因种种缘故未能如愿。时至上世纪80年代,南社社员已寥若晨星,故由郑逸梅来担此重任,当属义不容辞。他“大着胆把所见的、所闻的和平时所摘录的零星史料,一股脑儿串起来,试写这部《南社丛谈》”(该书《前言》)《南社丛谈》将南社的酝酿、成立、纠纷、斗争及各种活动,写得条分缕析,真实生动。尤其是,有关《南社大事记》、《南社丛刊》、《南社社友事略》、《南社诗选简注》、《南社社友著述存目表》等专章,提供了大量的人物、事迹及原始数据,并具有郑著特有的风格韵味。学者汤志钧写道:“《南社丛谈》的写作功力很深。这是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很好的参考书。”
《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活》系郑逸梅应魏绍昌编辑《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之约而写的。本书计收杂志114种,含《小说时报》、《小说月报》、《小说丛报》、《礼拜六》、《红玫瑰》、《紫罗兰》、《万象》、《永安月刊》等;大报副刊4种:《申报》的“自由谈”、“春秋”;《新闻报》的“快活林”(即“新园林”);《时报》的“滑稽余谈”“余兴”等。对期刊的介绍较细致。诸如创办发行的起讫年月、作者编者简介、刊物的开本规模,封面插图的设计等均有详细说明,故此书乃研究民国旧派文艺期刊的重要参考资料。
至于郑逸梅“补白”的特点则在于一个“杂”字。“杂”者,广也,指作者写作领域的宽广与深厚,举凡金石书画,版本目录,雕刻塑像、诗文辞翰,技工巧匠,才媛名流、戏剧电影、医药气功、饮食烹饪、名胜古迹、花木禽鱼、鸟语虫声等,他都可娓娓道来,讲得丝丝入扣。作家陈子善在《人淡似菊品逸于梅》一文中指出:“郑老的补白多则数百言,少则十余字,文字精练,耐人玩索,吉光片羽,足资启迪。”如最短的一条“许地山擅弹琵琶”,寥寥七字,就把许地山鲜为人知的特长与爱好和盘托出。”郑老的补白,被论者誉为“郑公体”,即继承了六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和清代张朝《幽梦影》的著述传统,再融汇郑逸梅自己的情趣与格调,可谓得天独厚,自成一格。作者自况道:“所述以人物掌故为归,这是我始终一贯的作风。”
作为高产作家、“补白大王”郑逸梅,其创作素材极丰,而来源有二,一是读书心得,二是采访耆宿。关于前者,郑逸梅的藏书特多,他在“文革”被抄家时,忍痛目睹“毕生所藏书画文物,悉数满载七车驶出弄外”。进入晚年,在他所居12平方米的斗室里,橱里、架上、床底、屋角等,到处都堆满了书,他自比“陆放翁的书巢”,并戏谑之:“书堆一地,斯文扫地”。
郑逸梅毕生以读书为最大乐趣。他述道:“不论春之朝,秋之夕,酒之后,茶之余,或雨晦风潇,或日煦景淑,都是读书的好时光。读未见的书,如得良友;读已读的书,如逢故人。”如是痴心广泛的阅读,使他见闻充盈,为其写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
晚岁的郑逸梅,一直笔耕不辍,至于临终。究其目的,他在《近代名人丛话·前言》里讲得很清楚:“乘以秉烛余明,头脑尚不迟钝,留些祖国精神遗产给下一代,这就是我晚年写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