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锦 【日期】2014.03.01【来源】今晚报
愚辰篆刻
2002年4月,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和广州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古道西风——高剑父、刘奎龄、陶冷月画展》。展出活动中,我得到了陶冷月之子陶为衍送的一册《陶冷月艺术评传》,后又得到了他寄来的《陶冷月画集》。我也找到了一帧《陶冷月致郑逸梅手札》,将复印件送给他。
陶冷月信札是这样写的:
逸梅兄大鉴,久未晤教,想念之情彼此正同。辛壶先生册页今日书就送来,兹附奉祈查收。九月下旬,中国画会展画时曾奉一函,未知收到否?永安月刊弟处无此书,能设法赐下一册否?该刊如需弟画影片,可以奉赠。吟兄体已健否?念念!极盼二公能降临意一叙也(最好早日先通一电话,以免相左,90830号)。专此即颂撰安,弟陶冷月顿首,十一月七日。
根据《陶冷月年谱》记载:1940年9月21日至10月2日,其作品参加中国画会在大新公司举办的第九届书画展,估计此信系当年(1940年)11月7日发给郑逸梅的。
陶冷月名善镛,字永韶,号冷月、五柳后人等。光绪乙未21年(1895年)生于苏州,1985年病逝于上海。他的绘画作品既具扎实的中国画传统功力,又接受了西画的训练,创立了熔中西画法于一炉的画风,被誉之为新中国画。蔡元培认为他的新中国画“结构神韵,悉守国粹,传光透视,特采欧风”。对于绘画他极为认真和考究,郑逸梅说他连“裱画绫儿也雇工织着‘冷月’二字小团纹”。
1957年,陶冷月被错划为右派,民盟将他开除了,他从此销声匿迹,全国美展、上海美展再也见不到他的作品了。但是1964年、1974年,郑逸梅等老朋友为他过了70和80大寿。1978年冬,他的单位宣布他被错划为右派的事实并予以平反。1983年,他在上海市领导关怀下,加入了美协上海分会并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正如郎绍君说的:这一切“对陶冷月自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象征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沧桑”!
这封信是陶冷月写给郑逸梅的。郑逸梅(1895—1992)和陶冷月同年同月而生,郑比陶大17天。郑逸梅别名际云,江苏苏州人。南社社员,曾任诚明学院教授,上海晋元中学校长。最擅文史掌故,人称之为“补白大王”。
辛壶名楼邨(1880—1950),原名卓立,号新吾,亦号辛壶。浙江缙云人,侨居上海,善山水、花卉,工书法,宗颜、柳,尤以篆刻最出名。曾任上海美专、上海艺专教授。1940年至1941年间,曾为陶冷月治印23方。1974年楼辛壶之子楼浩之为之集《楼辛壶印存》,由杭州赴沪拜访陶冷月。陶冷月将楼辛壶当年为他所制之印钤拓一册赠与楼浩之,并说:楼浩之能宝爱先人遗作,且其画亦能入其门奥,是件令老友欢喜的事。
吟兄即蒋吟秋。蒋吟秋(1897—1981)名镜寰,字瀚澄。江苏苏州人,早年受业于金子翮、胡石予、汤定之。1931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国文、书法教授,后任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馆长。1949年后任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擅各种书体,尤以篆、隶最精。亦善花卉。
早在1928年2月,陶冷月一百余件作品在苏州展览时,蒋吟秋与陶冷月当时还不相识,但他却“冒雪往观”,可见他对陶冷月作品的崇拜之情。抗战期间,蒋吟秋避居上海,与陶冷月二人于1940年冬季在上海大新公司四楼举办书画联展。后又在王星记扇店专门陈列两人合作的书画扇面。解放后,蒋吟秋曾随苏州政协到上海参观,并同郑逸梅等人同到陶冷月寓所探望,后又写信相约今后还要互相来往。可见两人情谊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