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芝娴 【日期】2014.10.08 【来源】I时代报
国庆节期间,上海图书馆推出四场“她们和他们——民国的故事系列”讲座。
10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做了一场题为《从郑逸梅先生看鸳鸯蝴蝶派的掌故写作》的讲座。
20世纪上半叶近半个世纪,是鸳鸯蝴蝶派全盛时期,坊间有着“五虎将”、“十八罗汉”之说,郑逸梅便是十八罗汉之一,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他又被誉为“补白大王”。
陈子善在其讲座中,从鸳鸯蝴蝶派的来龙去脉到文坛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与读者分享了郑逸梅的精彩人生和写作片段。
一肚皮“八卦”信手拈来
郑逸梅与上海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陈子善用了四个字来概括郑的一生——丰富多彩。郑逸梅既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之一,又是南社成员。他写过书、办过杂志、编过剧本、当过老师。年轻时以补白为报界津津乐道,晚年,他为报刊杂志撰写的专栏,依旧保留了“郑补白”的文风,深受读者喜爱。陈子善说:“他的一生笔耕不断,是写作的一生,可谓著作等身。”超过一千万字的作品,仅单行本著作就多达60余种,郑逸梅甚至还写过武侠小说。
当然,郑老最最出名的,当数其独一无二的郑氏“补白体”。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坛有“无白
郑补”的说法,郑逸梅不仅为同行称作“郑补白”,还被冠以“补白大王”雅号。什么是补白?就是报纸排版后,临时发现还有豆腐干大小的空白区域,郑逸梅能立时三刻写上一段小文补缺。内容涉及文人趣事、历史知识、梨园旧事、曲坛轶闻,文字不长,妙趣横生。最为后人称奇的是他做“补白”,一补就是一辈子。
郑逸梅补白文章,套用时下流行的说法叫“八卦”,这种文人八卦故事雅俗共赏,也绝非凭空捏造,如此海量的信息,在那个没有电脑,也没有度娘的年代,只有靠郑先生日常的积累。
曾有人好奇,郑逸梅那么多天花乱坠的补白从何而来?对此,郑先生自己解释说:“我的补白资料分两个部分,书本所记载的死资料,更多的是活资料,平素拜访一些德高望重的耆宿,他们渊博广洽,一肚皮的文史掌故,尊酒谈笑之间,充实了我的见闻。”
陈子善介绍,中国的文坛,有两位作家集藏成癖。一个是巴金,一个是郑逸梅。巴金故居,至今能找到他当年乘坐电车的车票。而郑逸梅,则喜搜罗名人书札,“剪报”成瘾。郑生前还特别爱购书籍,藏书之多,据说文革抄家时,单是从他家中抄出的书籍,就装了整整7车。“补白大王”肚皮里的资料,一半出自那些书籍。
两箩筐“补白”贵为史料
在鲁迅故居二楼的后厢房,细心的参观者会发现屋梁下吊着一只竹篮,郑的补白解释了这竹篮的用途——“鲁迅喜啖风干荸荠”。原来,鲁迅爱吃荸荠,市场上新买来的荸荠,放入篮里吊在屋梁下,过一个礼拜取下,甜甜的很是好吃。
世人都知道沈尹默是书法大家,沈太太也能写得一手好字,这个外界鲜有人知。“沈尹默褚保权夫妇书法相类似,郁达夫王英霞夫妇亦然。”“补白大王”用20余字,既让外人了解了这个小**,又点出了两位太太的才气。
据褚保权的后人回忆,沈尹默晚年眼疾严重。即便戴着厚如瓶底的眼镜,依然眼前一片混沌,读书时近乎贴于纸面。但沈尹默是不能没有书法的。受先生多年影响,有着深厚书法功底的褚保权为解丈夫“心痒”,就将碑帖上的字先临成大字,再供先生临写。
“于右任每餐必备锅块和炒蛋。”或者:“于右任与其夫人不融洽,往往与客谈笑风生,夫人一出,立即易容,有凛若冰箱之概。”大书法家日常的一面,让读者看了觉得亲近。
类似的补白,有四千多条,收录在《艺林散叶》一书中,其中有不少补白内容与新文学作家有关,这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
“许地山爱啖花生,屋后隙地,亲自种植,获得丰收,引为至乐,且用落花生为笔名”,20多字的补白,道出许地山的嗜好及笔名由来。“胡适之耽酒,其妻劝阻之,特制金戒指一,上镌‘止酒’二字。”都知道胡适惧内,郑逸梅用这种半文半白的语句,写活了胡适夫妇。
“丰子恺嗜枇杷”,“丰子恺画佛像,不论大小,均作108笔”,“曹聚仁自比但丁”,这些民国文人的形象,生动鲜活,雅趣横生。
善于听,善于整理,善于记录,换来郑逸梅说不完写不尽的掌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
郑逸梅
郑逸梅(1895-1992),生于江苏苏州,本姓鞠,名愿宗,因父亲早殁依苏州外祖父为生,改姓郑,谱名际云,号逸梅,笔名冷香。1913年开始发表作品,并参加南社。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