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俞继东 【日期】2018.06.22【来源】江都日报
郑逸梅早年丧父,家境贫困,靠着外祖父的一点资助,勉强维持求学生活。17岁那年,郑逸梅考入江苏省立第二中学。生活的艰难,让他想到可否通过写稿来补贴日用。于是,他拼命地写稿投稿。
那时候,郑逸梅每周都要向各地的报纸投稿,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投几篇。他每天都要到学校的阅览室,关注当日收到的报纸,满怀信心地希望那些报纸的副刊上出现自己的文章,可每次的希望都化为泡影。
一天,郑逸梅看到当地的《吴县白话报》刚创刊,他选了一篇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投了过去,可等来等去也没有消息。郑逸梅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差,经常得到老师的认可,自己的文章不是在课堂上作为范文朗读,就是登在学校的壁报上供大家欣赏。一份当地的小报也看不上自己的文章,郑逸梅生气地写了封信去问个究竟。
很快,报社给他寄来一个大信封。郑逸梅以为是报纸上登了自己的文章,可他从头到尾翻阅了所有的内容,竟然不见自己的名字,他再仔细一看,报社寄给他的全是广告版面,这让他很气愤。就在气愤之余,他看到报纸上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行字:“小兄弟,莫生气,莫着急。记住了,一投就登的是广告,但让你要付费。”
看了这行字,郑逸梅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很鲁莽,感到很羞愧。之后,他认真地研究了《吴县白话报》上副刊的风格,掌握了编辑的用稿取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写的文史类小品成为该报副刊上的一道风景,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报社反过来经常向他约稿。这段青涩的经历,是郑逸梅成为一代“补白大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