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梅的“纸帐铜瓶室”

发布者:朱涵发布时间:2023-05-08浏览次数:41

【日期】2019.02.19【来源】今晚报


郑逸梅(1895—1992),现代著名作家。原名郑际云,笔名陆鸠、疏影、冷香等。江苏吴江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主编过《消闲月报》《联盟之友》等刊物,编著过《红羊豪侠传》《桃花扇》等影剧。1949年后曾任新中国法商学院教授。善写人物掌故、名家轶事,人称“无白

郑补”,被海内外誉为“补白大王”。著有《小品大观》《上海旧话》《艺坛旧话》《上海书报话旧》等。


纸帐铜瓶室”取自清代文学家张船山的咏梅诗句“铜瓶纸帐绕老因缘。乱我乡愁又几年, 莫笑神情如静女,须知风骨是飞仙。”象征梅花暗藏春色。原来郑平生喜欢梅花,故名为“逸梅”,命斋名为“纸帐铜瓶室”。曾作《纸帐铜瓶室记》,叙其取斋名之缘由,书画家陶冷月曾为之作《纸帐铜瓶室图》。晚年,郑的书斋是朝北的一间七平方米的石库门亭子间,笔者曾去踏访,只见室内满目皆书,郑老在纸帐铜瓶室内,“乐我余子,忘其炳烛”,阅尽人间沧桑,深谙文史掌故,让旧闻出新意,使掌故成补白,每天笔耕不已。他一生著作60余种,计1000多万字。


 “纸帐铜瓶室”印,白文,方印,系篆刻名家张寒月作。印面布局疏密相宜,印文浑厚酣畅,用刀入木三分。细细欣赏,如闻一缕梅香浮动,似见一片春色。“文革”时,其另有一斋名为“秋芷室”,此印请陈茗屋先生为之。不明者以为“秋芷”乃香草美意,实为吴方言“臭知识”之谐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