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先父廖世承

发布者:丁嘉晖发布时间:2020-10-27浏览次数:37

回忆先父廖世承

廖康民

先父廖世承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据说日、美、英3国所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中都载有先父事略。

先父号茂如,嘉定县人,生于1892(清光绪十八年),童年先后在曾任浙江省巡抚的廖寿丰伯祖父所办的嘉定清华学堂、外祖父徐文谷所办的中城学堂及县立高等小学上学。1909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1915年公费留学美国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1919年获博士学位归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东南大学)教授兼附中主任。工作之余,还伏案编写当时受教育界十分重视的《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试行新学制后的东大附中》《智力测验法》等书。当时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已被誉为与天津南开大学附属中学齐名的优秀中学,而先父所编教育法课本也为全国各大学教育系及中等师范学校所采用,蜚声中外。

1927年,东南大学改为中央大学。当时先祖母故世,先祖父居住嘉定需人照料,先父便辞职回到嘉定。一时来电来函邀请先父任职的有多处,先父意欲在上海任职,以便就近照料。曾使先父犹豫不决的有两处:一是上海工部局聘任华人教育处处长;一是光华大学聘任大学教授兼附中主任。论待遇,华人教育处比光华优厚,且供给花园洋房住宅,而光华创校伊始,工作艰难。但念及光华是五卅运动中约翰大学爱国师生愤然离校,由上海爱国人士捐地捐款创办的,先父出于爱国之心,决定接受光华聘任,任该校教育系主任、附中主任兼大学副校长。1931年,他“力辞副校长兼职”,集中精力办好附中。在先父苦心经营数年后的光华附中,被评为“设备完善、办事认真、成绩蜚然”的甲等中学。在教学成绩和体育比赛中,都已胜过洋人所办的约翰附中,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

1937年,日军入侵上海,光华大学暨附中在大西路的校舍,全部被炸毁烧尽。1938年,先父不顾寓居上海的年迈老父和妻儿,只身离沪赴渝,接受教育部的委任至湖南安化县兰田镇创办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该院院长,一面兴建校舍,一面多方延聘各地爱国的知名教授。该校在当时历届全国高等教育学业竞试及毕业论文竞试中,成绩优异,成为抗战期间全国影响较大的大学之一。抗战时期,湘西山区,盗匪众多,学校离新化县城银行有120里,每月去取款都要冒险,师院会计、出纳人员都不敢承担。先父常亲自陪同总务人员前往领款。在湘西8年办校是十分艰辛的,但成果也是丰硕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师资人才。1947年,因学院迁址,先父辞职返回上海,受聘于刚刚复校的光华大学,任副校长兼附中校长。临行前,湖南师范学院师生在送别文上联合签名,并制了铜质头像赠给先父留念。

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下,光华学生参加民主斗争,遭特务多方压制。先父积极支持和保护地下党和进步学生。1951,光华大学和大夏大学合并改组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任先父为华东师大副校长。1954年转任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历任第二、三届全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二、三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民盟上海市委第一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人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上海分会理事等职。

10年动乱中,先父横遭迫害,19701020日因病逝世。1979年上海师院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和教卫部的指示下,补行了追悼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