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缅怀著名教育家廖世承

发布者:丁嘉晖发布时间:2020-10-28浏览次数:160

爱国主义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缅怀著名教育家廖世承

廖有庆

庆祝上海师范大学校庆五十八周年之际,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怀念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诸多前辈,廖世承先生(字茂如,1892- 1970) 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高等师范和中等教育的专家。他逝世前是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师大前身)首任院长。

翻开上师大(纪念廖世承诞辰120 周年教育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我浮想联翩:廖世承先生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测验的理论和方法,创立了教育心理学科,开拓了中学教育系统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他树立了师范学院独立办理之先声,倡导和实践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上师大现任校长张民选认为:廖世承立足于教育改革需求,从国情出发,继承传统教育的精华,批判地吸收西方的教育成果,是一位融中西而求新知,由实验而探真理的教育家,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育思想经得起历史推敲,具有当代价值。廖老一生业绩卓著,蜚声海内外。追本溯源,智慧和毅力来自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校、师生的热爱。

爱国主义的表现可轰轰烈烈,也可默默无闻、细小平凡。爱国主义,它更多的是融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融化在熟悉的事业工作中。

    青少年时代的廖世承,目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痛感清廷的腐败和民族的危难,一心想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道路。侵略者说:想要消灭一个国家,必先消灭他们的文教。国家的沉沦激发了廖世承通过教育救民、救国、强国的强烈使命感。亲友反对他从事一生清苦的教育工作,要他选择金融、经济, 一生多金。但他毅然、决然留美攻读教育心理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

留洋不崇洋”“学古不泥古。回国后,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难,廖先生坚信:中国的大患,不在强邻而在人心没有改造,民众没有团结⋯⋯倘使人心渐渐地改造了,民众渐渐地团结了, 虽屈服于一时,终必有复兴的一日。改造人心,自然要依靠教育⋯⋯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廖先生在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东南大学, 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兼附中主任(校长) 时,就强调将科学方法贯彻到精神方面去,便不致使物质文明蒸蒸日上,精神文明固步自封

廖先生是二十年代在我国推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杰出代表,他同时也是非智力测验的实践者,重视对性格和品性的测量。他认为,智力对人类有重要作用,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智力。高智力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没有成功,因为他们缺少特定的、对成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素质。而平常智力的人也可能取得突出的成就——如果他们有良好的道德意识。

廖世承研究专家汤才伯说:廖先生在办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对人格所包含的特性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形成了系统的人格教育思想。廖先生的人格教育思想,不仅对当前学校中如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有直接现实意义,对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更有借鉴作用。

廖先生强调,人格教育是学校内最重要、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他说:一个学校风纪的好坏,影响学校整个的行政;一个学生品行的优劣,影响一生整个的事业。

在二、三十年代,廖先生就一针见血地告诫:现今社会崇拜金钱的热度, 一天高似一天,道德也一天堕落一天。营私舞弊,视为当然。不懂揩油的人, 叫做阿木林。此弊不革除,公共事业永远不发达,国家永无振兴的希望。

廖先生反复强调:现代的国民, 有体力,有智慧还嫌不够,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要知人格健全,不但使国家、社会蒙其益,个人也有无穷的乐趣⋯⋯ 一个民族的强盛与该民族的民族意识和修养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国家、民族利益的态度,也是人格的表现。

一九二五年五卅惨案发生时,上海圣约翰大学师生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悬半旗追悼。该校美籍校长横加干涉,强行拉下中国国旗。爱国师生激于义愤,群起脱离该校,另建新校,命名为光华大学。廖先生一心想的是中国人要争气,办好自己的学校—— 光我中华,他谢绝各种优厚待遇聘请, 选择了建校伊始、创业艰辛的光华大学。

一八两周年时,廖先生悲愤地对学生说:我们试一计算过去两年的损失,真不可以数计。我们失去四省的领土,失去了三千万的人口,失去了华北的统治权,失去了数千数万的战士。我们所得的是什么?有人说,中国是没有办法了,只有坐以待毙。这种没出息的话,我们不愿听。任何民族,有向上的决心,永远不会被人家征服的。

廖先生崇尚气节和风骨之高尚人格。在烽火连天、日寇横行的年代, 他舍下妻儿、老父亲,只身赴湖南偏僻山区蓝田,创立国立师范学院,志在开辟教育抗日根据地,重振华夏文教。在学院周年庆典时,廖先生提醒学生:中日战事快近两年半了。敌人的土地不及我们的广大,人口不及我们的众多,占了东三省不够,还要侵占华北,还要发动华南战争,还要进攻西南各省,推其意, 非灭亡我国不可,非使我民沦为奴隶不可。为什么敌人敢如此猖獗?就因为我们教育不发达,科学落后,民众缺乏训练。所以政府在抗战期间,毅然创设师范学院,希望我们帮同唤起民众,在战时加强抗战力量,在战后刷新教育阵容。我们的责任如此重大⋯⋯我们要唤醒民众, 我们要扫除社会恶习,我们要革新教育阵容,我们要把敌人逐出关外,我们要收复失地。

在办学过程中,廖先生注重培植理想、信仰。他认为理想是青年的主宰,青年的理想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爱国理想。在三十年代,他曾对青年学生说: 最近半年,我在后方各省跑,来回走了三万数千里路。对于真正民间的生活, 略略知道些。”“在后方跑,最使我感觉不安的,就是知识阶级和民众的生活隔得太远。享受越富厚,隔离越疏远, 几成了公例。我们所享受的是他们的血汗,但是他们享受到我们什么呢?对此, 廖先生说:教育界人士应该深深地忏悔,以前学校的门关得太紧了,以至于对民力的伟大、民生的疾苦,没有深切的了解。关了门办学,不能称为学校, 只能称为修道院。我们要把全国修道院的门打开,变成民众的学校。为此, 他主张,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应该到社会上去打滚,去接近民众,去生活的底层经受磨难,锻造出坚强的亲民思想和精神,日后更好地为大多数人谋幸福。

在湖南国立师院,廖先生曾组织社会教育推进委员会,设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所,每年救济穷乡僻壤失学儿童及成人千人以上,还为周边几个省培训在职小学教师,为乡村教育服务。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希望全国各级学校都来兼办社会教育,造福民众。

上海师院是廖先生和同仁们共同开拓的又一教育园地,也是他最后坚守的教育岗位。1956 6 月他在《文汇报》上发表《做光荣的新时代的人民教师》的文章。他说:教育是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有力工具”“培养青少年的工作是人生最有兴趣、最有价值的一项工作,因而自己始终没有动摇过,也没有后悔过,在新社会中,我对教育的信念更坚定了。他还常语重心长地鼓励学生今天做优秀的师范生,明天当合格的人民教师。上师大以老校长成败置之度外,劳怨在所不计的精神, 筚路蓝缕,艰苦耕耘,曾为上海培养了70% 的中小学校长及教师。

廖先生尊师爱生,服务于师生。

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强调:一个学校最后的成功,就靠着教师”“教员实为学校之命脉,鼓励教师自省和自强1947 年,在高等师范教育总结中, 他强调教师是非常专门的职业,不但要知识好,方法好,而且要有专业道德——有责任心、忍耐性、仁爱心、真诚、坦白、客观、谦虚、公正诸美德。廖先生认为,教师人格包括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群的智慧,即教师利用个人的智慧,了解学生,适应学生,善于与学生相处,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二是个人的外表,教师外表不仅是整洁的仪容,而且要有优雅的风度。三是教师道德的行为,应符合社会规范和文化要求。四是情绪的行为,廖先生认为,教师积极、乐观、平静、幽默的情绪,能让学生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情感。五是进取的精神,廖先生说坚忍和进取是一种习惯,教师缺乏坚忍和进取, 就不可能一如既往地做学生榜样。他切身体会到师生之间,情感相通;学生的生长,刺激教师的生长。教师的年龄, 虽一天天衰老,而精神上的愉快,却一天天增高。他认为,教育家的精神和风度之一就在于能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如严父,如慈母,如光风霁月,望之俨然, 即之也温

    面对莘莘学子,廖先生也是爱之深, 求之严。早在二十年代,在东大附中任主任不久,他就为学生提出了形象的十大信条,即尊重、信实、忠诚、互助、友爱、谦恭、快乐、节俭、勇敢、清洁。每条有具体要求、实例和计分方法,还有奖惩办法,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起了很大作用。他一贯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在廖先生和同事们、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英才辈出:从南京高师到光华,从国师再到光华,从华师大到上师大——巴金、汪道涵、刘晓、张承宗、姚依林、乔石、尉健行、杨纪珂、董寅初、黄辛白、张芝联、梁守、谢云晖、谭惟翰、赵家璧、任嘉尧、李储文、杨小佛⋯⋯至于在各条战线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就更是大有人在了。

  上师大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说:古今中外,对人生似乎都有三不朽的说法,即立功立德立言。如果按照这三条标准,我们的老校长廖世承先生应当说是不朽的

    先辈的精神血脉,我们传承;先辈的精神脊梁,我们挺起!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我们万众一心,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