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怎样研究中国历史之二:怎样运用中国历史的史料:历史唯物论与中国历史史料的实际运用 |
吴泽 |
《读书月报》 1940 年 [ 第2卷 第3期 ,13-18,7页 ] |
1940 |
全文阅读 |
| 在上海首届客家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
吴泽 |
上海《客家学研究》,1993年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 |
1993 |
全文阅读 |
| 殷周民族不同源释 |
吴泽 |
《文化批判(北平)》 1935 年 [ 中国民族史研究特辑 ,29-39页 ] |
1935 |
全文阅读 |
| 殷墟青铜器研究:附表 |
吴泽 |
《中山文化季刊》 1945 年 [ 第2卷 第2期 ,227-239页 ] |
1945 |
全文阅读 |
| 殷代宗教体系研究(上) |
吴泽 |
《风土什志》 1946 年 [ 第1卷 第6期 ,70-79页 ] |
1946 |
全文阅读 |
| 殷代经济研究 |
吴泽 |
《劳动季报》 1935 年 [ 第5期 ,33-52页 ] |
1935 |
全文阅读 |
| 殷代贡纳制考辨:殷史新考之一 |
吴泽 |
《历史社会季刊》 1947 年 [ 第1卷 第2期 ,25-35页 ] |
1947 |
全文阅读 |
| 殷代帝国名谥世次世系家族与继承制研究:殷代史中一节:附表 |
吴泽 |
《中山文化季刊》 1944 年 [ 第1卷 第4期 ,513-524页 ] |
1944 |
全文阅读 |
| 移风易俗,戏剧救国:艺人嘉模田际云:抛却皇上的厚誉宏恩,走向救国的民族革命 |
吴泽 |
《现实:新闻周报》 1947 年 [ 第14期 ,8-9页 ] |
1947 |
全文阅读 |
| 一年来国际经济之回顾与展望 |
吴泽 |
《众志月刊》 1935 年 [ 第3卷 第1期 ,21-30页 ] |
1935 |
全文阅读 |
| 一九四八年的希望 |
吴泽 |
《国讯》 1948 年 [ 第445期 ,9页 ] |
1948 |
全文阅读 |
| 一个半殖民地农民革命史实的新览本(附图表) |
吴泽 |
《劳动季报》 1936 年 [ 第9期 ,23-52页 ] |
1936 |
全文阅读 |
| 杨朱思想的演化与学派问题 |
吴泽 |
学术月刊,1957年第8期 页码:66-76 |
1957 |
全文阅读 |
| 杨朱的唯物主义思想 |
吴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6年第1期 页码:40-57 |
1956 |
全文阅读 |
| 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列宁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中的地位 |
吴泽 |
历史教学问题,1992(06):1-7. |
1992 |
全文阅读 |
|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 |
吴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55年第1期,后收入《中国通史基本理论问题论文集》 |
1955 |
全文阅读 |
|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
吴泽,王东 |
河北学刊,1987(05):57-63. |
1987 |
全文阅读 |
| 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古代东方社会特点研究——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研究之一 |
吴泽 |
社会科学辑刊,1988(01):72-83. |
1988 |
全文阅读 |
| 荀卿的封建制度改组论 |
吴泽 |
《中国建设(上海1945)》 1948 年 [ 第5卷 第5期 ,55-57页 ] |
1946 |
全文阅读 |
| 新知识份子的理论与实际 |
宋鱼(吴泽) |
《中国建设(上海1945)》 1948 年 [ 第7卷 第3期 ,40-43页 ] |
1948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