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师范学院的使命 |
廖世承 |
《教与学》 1941年[ 第6卷第5/6期 ,8-13页] |
1941 |
全文阅读 |
| 师范教育与抗战建国:第一次纪念周与学生讲话 |
廖世承 |
《国师季刊》 1939年[ 第1期 ,51-55页] |
1939 |
全文阅读 |
| 师范教育讲座:战后师范教育的展望 |
廖茂如(廖世承) |
《上海教育(上海1948)》 1948年[ 第5卷第7/8期 ,2-3页] |
1948 |
全文阅读 |
| 师范讲习所课程教材纲要:师范讲习科教育科教学纲要:第一、教育心理(附叁考书) |
廖世承 |
《义务教育》 1923年[ 第16期 ,35-38页] |
1923 |
全文阅读 |
| 师范讲习科教育科教学纲要:第一.教育心理 |
廖世承 |
《教育月报》 1923年[ 第71期 ,3页] |
1923 |
全文阅读 |
| 上海市中等学校协进会主办时事常识测验报告(附表) |
廖世承 |
《读书通讯》 1948年[ 第165期 ,14-18页] |
1948 |
全文阅读 |
| 人格与品性的养成 |
廖世承 |
《光华附中半月刊》 1935年[ 第3卷第3期 ,3-6页] |
1930 |
全文阅读 |
| 人才化与组织化 |
廖世承 |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季刊》 1930年[ 第1卷第3期 ,11页] |
1930 |
全文阅读 |
| 全国专家对于学制改造的态度:原题:对于蒋梦麟先生等所提的中小学教育改制的意见(附表) |
廖世承 |
《教育杂志》 1935年[ 第25卷第1期 ,83-85页] |
1935 |
全文阅读 |
| 庆祝运动锦标 |
廖世承 |
《光华附中半月刊》 1933年[ 第9期 ,3页] |
1933 |
全文阅读 |
| 青年之心理 |
廖茂如(廖世承)演讲;吴功贤笔记 |
《一农半月刊》 1924年[ 第1期 ,2-4页] |
1924 |
全文阅读 |
| 青年生活 |
廖世承 |
《现代学生(上海1946)》 1946年[ 第1卷第4期 ,2-3页] |
1946 |
全文阅读 |
| 青年升学指导:在肇和中学演讲 |
廖茂如(廖世承) |
《中国学生(上海1935)》 1937年[ 第4卷第11期 ,5-6页] |
1937 |
全文阅读 |
| 青年的升学就业指导(附表) |
廖世承 |
《教与学》 1937年[ 第2卷第11期 ,35-53页] |
1937 |
全文阅读 |
| 青年的烦闷与出路 |
廖世承 |
《光华附中半月刊》 1932年[ 第4期 ,29-30页] |
1932 |
全文阅读 |
| 评林:办敎育的三大规律 |
廖世承 |
《教育与人生》 1923年[ 第5期 ,0页] |
1923 |
全文阅读 |
| 评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 |
廖世承 |
《中华教育界》 1933年[ 第20卷第11期 ,1-7页] |
1933 |
全文阅读 |
| 廿二年度之光华附中(附表) |
廖世承 |
《光华附中半月刊》 1934年[ 第2卷第8期 ,23-30页] |
1934 |
全文阅读 |
| 民国七年留美中国学生季报前总编辑张君宏祥传略(附照片) |
廖世承 |
《留美学生季报》 1918年[ 第5卷第4期 ,139-141页] |
1918 |
全文阅读 |
| 民国八年正月一日随笔 |
廖世承 |
《留美学生季报》 1919年[ 第6卷第2期 ,168-175页] |
1919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