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随想四则 | 王元化 | 文艺理论研究,1997(04):9-11 | 1997 | |
近思录 | 王元化 | 理论文粹,1997(04):21-26; | 1997 | |
近思录 | 王元化 | 理论文萃,1997(01):24-27 | 1997 | |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新版译本跋 | 王元化 | 书屋,1997(05):50-52 | 1997 | |
读书二则 | 王元化 | 文艺理论研究,1997(06):54-56 | 1997 | |
悼念冯契先生 | 王元化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纪念冯契》, 学林出版社, 1996年版,1-2页 | 1996 | |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 王元化 | 理论文萃,1996(01):10-11 | 1996 | |
谈卓别林 | 王元化 | 书缘,1996(03):41-52 | 1996 | |
《东方》杂志创刊三周年 | 季羡林,王济夫,任继愈,张岱年,王元化,沙洪,徐才,庞朴,陈平原,张大中,葛兆光 | 东方杂志,1996(06):4-26 | 1996 | |
12亿双眼睛的消遣 | 王元化,沙叶新,叶惠贤,王干,王雪瑛,田耘 | 海上文坛,1996(07):10-18 | 1996 | |
近思录 | 王元化 | 理论文萃,1996(02)15-16 | 1996 | |
追求有思想的学术 | 王元化,许纪霖 | 文史哲,1996(01):90-91 | 1996 | |
莎士比亚塑像揭幕致词 | 王元化 | 书屋,1996(03):36 | 1996 | |
简论道德继承 | 王元化 | 学术月刊,1996(09):21-23 | 1996 | |
纪念与超越随想 | 王元化 | 上海鲁迅研究,1996(00):3-4 | 1996 | |
记辛劳 | 王元化 | 新文学史料,1996(04):4-7 | 1996 | |
把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新水平 | 王元化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6):3-4 | 1996 | |
熊十力二三事 | 王元化 | 书摘,1995(04):19-21 | 1995 | |
短文四篇 | 王元化 | 随笔,1995(05):148-153 | 1995 | |
与友人谈近事书 | 王元化 | 新华文摘,1995(07):207-209 | 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