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胡适的治学方法与国学研究 | 王元化 | 读书,1993(09):116-122 | 1993 | |
广播改革与文化的发展 | 王元化 | 探索与争鸣,1993(04):15-16 | 1993 | |
杨树达先生的《积微翁回忆录》 | 王元化 | 齐鲁学刊,1993(05):4-5+8 | 1993 | |
清园问学记 | 王元化、谷梁 | 上海文化,1993年11月,第1期,15-20 | 1993 | |
致邵东方君书 | 王元化 | 读书,1992(07):73-76 | 1992 | |
《文心雕龙讲疏》序 | 王元化 | 中国文化,1992(01):181-182 | 1992 | |
“达巷党人”与海外评注 | 王元化 | 中国文化,1992(01):102-104 | 1992 | |
说不尽的于伶同志 | 王元化、张可 | 文艺理论研究,1992(05):3 | 1992 | |
中国京剧之我见 | 王元化,张可 | 戏剧艺术,1992(04):55-57 | 1992 | |
读《翻译文学集·导言》 | 王元化 | 上海书店《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编辑室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编辑工作信息,1991年,简报第8号 | 1991 | |
五四·传统·社会:王元化在哈佛大学《文化与社会》研讨会上的报告(未删减版) | 王元化 | 王元化学馆藏 | 1991 | |
论中国戏曲理论的建设 | 江曾培,顾伦,王元化,郑拾风,蒋星煜,夏写时,徐扶明,卫明,陆萼庭,赵莱静,傅骏,黄菊盛,陈多 | 戏剧艺术,1990(03):4-10 | 1990 | |
思辨短简 | 王元化 | 随笔,1991(01):2-5 | 1991 | |
文化建设与我国国情 | 赵超构,王元化,徐铸成,王林谷,王丹凤,徐鹏,陆詥,何俊,裴高,蒋星煜,邓伟志,张志国,林华 | 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1991(01):6-15;群言,1991(01):4-13;新华文摘,1991(03):158-163 | 1991 | |
哲理随笔(七则) | 王元化 | 文艺理论研究,1991(01):2-5 | 1991 | |
一丝不苟的学者 诲人不倦的长辈——为韦卓民先生遗著出版而作 | 王元化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3):26-27 | 1991 | |
“新启蒙”一辨 | 王元化 | 复印报刊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89(05):93-94 | 1990 | |
《文心雕龙》新解三题——在《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上所作的闭幕词 | 王元化 | 文艺理论研究,1990(02):66-70 | 1990 | |
《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笔谈 | 王元化 | 汕头大学学报,1990(02):38-39 | 1990 | |
“海外汉学丛书”四种 | 王元化,步霍 | 时代与思潮,1990(02):309-310 | 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