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一个冬至论和定义中的矛盾 |
金祖孟,陈志悟,严正元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0(4):2-5 |
1980 |
全文阅读 |
| 时区和日界线 |
金祖孟,陈自悟 |
地理知识,1980(5):25-26 |
1980 |
全文阅读 |
| 秦汉历法的发展 |
金祖孟 |
自然辩证法学术研究,1980(8):57-80 |
1980 |
全文阅读 |
| 论东西方向问题 |
金祖孟,陈自悟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0(4):30-31 |
1980 |
全文阅读 |
| 再论冬至问题 |
金祖孟,陈自悟,严正元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0(6):18-19 |
1980 |
全文阅读 |
| “东方总是比西方先看到日出”吗? |
金祖孟 |
地理教学,1981(1):45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为什么人们在十一月纪念十月革命? |
金祖孟,陈自悟 |
地理教学,1981(3):48 |
1981 |
全文阅读 |
| 关于北京的春分日的昼夜长短 |
金祖孟,陈自悟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1(1):27-28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一道综合性思考题的分析和评论 |
金祖孟,陈自悟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1(4):30-32 |
1981 |
全文阅读 |
| 论张衡《灵宪》中的“微星之数” |
金祖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57-58 |
1981 |
全文阅读 |
| 天文伞的制作和使用 |
陈自悟,金祖孟 |
地理教学,1982(1):32-35 |
1982 |
全文阅读 |
| 关于天文伞的几个问题 |
陈自悟,金祖孟 |
地理教学,1982(3):48-48 |
1982 |
全文阅读 |
| 我国测影验气的历史发展 |
金祖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1):83-92 |
1982 |
全文阅读 |
| 《三统历》理校 |
金祖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5):78-81 |
1982 |
全文阅读 |
| 南京位于东经118°47′吗? |
金祖孟,陈自悟 |
地理教学,1983(1):39-40 |
1983 |
全文阅读 |
| 高中地理课本中的天文知识 |
金祖孟,陈自悟 |
地理教学,1983(2):25-40 |
1983 |
全文阅读 |
| 高中地理课本中的天文知识(续) |
金祖孟,陈自悟 |
地理教学,1983(3):18-29 |
1983 |
全文阅读 |
| 胡焕庸教授地理工作五十年 |
金祖孟,刘敬坤 |
江海学刊,1983(4):125-128 |
1983 |
全文阅读 |
| 地理教材中的天文问题:为什么水平运动会偏转? |
金祖孟,陈自悟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3(2):1 |
1983 |
全文阅读 |
| 地理教材中的天文问题 怎样观测九月的星空? |
金祖孟,陈自悟 |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83(5):3-5 |
1983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