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彪如:经济学一代宗师

 


“破万卷”与“攻一书”是辩证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泛览群书,不如精于一也。

——陈彪如

陈彪如(19102003),曾用名陈友炳。祖籍福建,生于湖北孝感。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46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暨南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教授。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后进入华东师范学,历任政治教育系教授,经济系教授、系主任,世界经济研究室主任,远东国际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和上海分会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上海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顾问等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高度概括过先生的成就:“陈彪如先生是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著名学者和创始人,是国内系统提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基本框架的第一人,更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国际金融教育的启蒙者!”, 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1BC)将陈彪如先生列入《世界杰出五百人物(第三版)》,美国传记研究所(ABI)也将陈先生列入《具有突出贡献的世界名人(第十五版)》。

陈彪如先生是中国最早研究和传播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学者之一,也是我国国际金融学科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对西方经济学说,先生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应以马克思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先生以翻译西方经济学名著的方式在我国介绍西方经济思想,十多年共翻译出版了270万字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代表作,其中《利息理论》等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翻译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名著。1957年和1960年分别出版了两本研究性著作:《凯恩斯就业理论的批判》和《什么是凯恩斯主义》,其中,《什么是凯恩斯主义》一书被日本学者赞誉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介绍凯恩斯主义的第一本书,是中国出版的有关凯恩斯文献中最详细的一本”。

先生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重探索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先生就提出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设想,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论证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坚定的走外向型道路,金融中心建设与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建设相协调,加快推进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和多远化,吸引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进入,以及积极、稳步的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先后发表相关文章《建立上海金融市场振兴上海经济》、《关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条件的探索——兼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198912月上旬,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同志主持召开了一次专门研究金融问题的会议,议题一是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二是扩大对外商银行开放。先生作为唯一被邀请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他对这两项议案都投了赞成票,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1977年文革以后,陈彪如先生立即开展国际金融研究,先是在80年代初成立了世界经济研究室,建立硕士研究生点,接着又建立世界经济博士研究生点,在全国招收了第一批国际金融博士生。他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率先开展国际金融研究,创立了国际金融学科体系。1987年,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先生完成了高校文科教材《国际金融概论》的编写任务,次年出版。该书的问世标志着陈彪如教授独具特色的国际金融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该书1990年获金融类教材一等奖、1992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不出两年四次重印。之后出版的《人民币汇率研究》,于1995年获得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著作一等奖。

20185月,上海市社联公布了首批68位“社科大师”名单,陈彪如先生为其中之一。

 

更多传略查看:

忆昔思今承志前行——纪念恩师陈彪如先生(摘自《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