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学家戴家祥

 

择友以志同道合为原则,从业随朋友去留,随性所适。

我们之于服膺者,在于科学,不合科学的,就要否定;有待补充证实的,就要当仁不让。 

——戴家祥

 

戴家祥(1906—1998),字幼和,浙江永嘉人。早年在家里接受私塾教育,1920年秋,入浙江瑞安县立中学。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二期研究生,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为王氏入室弟子,专攻古文字学。毕业后,1928年起任中山大学副教授、浙江省立杭州高等师范学校教员。1934年加入北京考古学社,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后任四川大学副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家乡任台州大公中学教员。1945年任英士大学副教授。建国后,于1951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次年转入历史系,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和古文字学的教学。学识渊博,尤邃于金文研究。1955年被选为上海历史学会理事会理事。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撰有《评容庚金文编》、《兮伯吉父盘铭考释》、《墙盘铭文通释》、《甲骨文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等论文及《王国维先生墓碑记》等。校点有孙诒让遗著《名原》、《古籀余论》。晚年主编《金文大字典》,呕心沥血,历十六年而后成,为其一生精力之所萃。出版后,当年就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特等奖殊荣。生平热心公益,逝世前不久,犹将一生节衣缩食省下的十万元悉数捐于浙江瑞安中学,以为奖学之用,表达了对国家教育事业和社会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

戴家祥主编的《金文大字典》,是我国当代金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煌煌三大卷,约300万字,共收录可释金文单字2661个,包括金文拓片原大影印的字头十余万枚。其规模之巨,内容之全,体例之新,都跃居国内外同类书籍之首,可谓是其一生精力之所萃。

字头的编排是关键的一步。戴家祥亲自把舵,要求采取严格以金文固有的形体特征为依据而设置部首,以打破《说文解字》不合理的部首体系,使之符合金文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便于人们从金文字形入手查阅此书,以探寻文字发展之源。戴家祥以其深湛的学识,从青铜器铭文、甲骨文中归纳出十条基本规律。根据上述规律,他与助手广泛搜集《说文解字》、《玉篇》、《广韵》、《集韵》、《一切经音义》、《经典释文》等古籍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重从形、声、义三个方面对金文进行综合的研究。因形以求其音,因音以求其义,声音训诂,互相表里,然后定其取舍。在编纂过程中,由助手承担一般字例的编撰,从众说纷纭之中,遴选出在形、声、义三方面均靠得住的一家之言。其间需要反复斟酌修改。而释文部分中凡属大字典创见性的部分,均由戴家祥亲自撰写、裁定。他写的释文总是字斟句酌,精益求精,一遍遍地反复修改。其中许多释文都几易其稿。甚至在字稿誉清之后,他仍在撰写更完善的释文,坚决抽出已出资请人誊写好的稿子,换上最新最好的释文。

《金文大字典》从构想到成书,足足经历了十六个春秋。全书完成之后,交到出版社的稿件,是近6000张抄得工工整整的16开的原稿,摊在桌子上有一尺多高。光是定稿以后的毛笔抄写工作,就由三个专职抄写人员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此书自其问世,当年即获得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整体设计一等奖;次年又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特等奖。被公认为当代有关金文学的权威之作,堪称金文研究领域空前的一大工程。

 

更多个人传记查看:

朴实俭洁 一身正气——记古文字学家戴家祥教授(摘自:《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