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蘧常: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


 

偶落尘土中,便欲争天工。

                          ——王蘧常

王蘧常(1900-1989),字瑗仲,号明两,文史学家、书法家,浙江嘉兴人。1920年入无锡国学专门学院,19241月毕业。曾随唐文治学经学与宋明理学,随梁启超学诸子学及史学,随沈曹植学诗文学与书法学。1930年至1941年,任大夏大学国学系教授,后又任高等师范科国文系主任。1951年起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哲学系教授。专长史学、先秦诸子研究。王蘧常先生之子王兴孙说:“现在社会上知道王蘧常的名字,往往是因为他的书法和章草。其实,他首先是一位孜孜以求专攻经、史、子、集的学者,一位谆谆教诲乐育英才的教授。”在《王蘧常自传》中,先生将自己一生成就总结为三部分,治史与子学、文与诗、书法。

梁启超先生有天下大名,王蘧常先生多次向他请教子学与史学。梁先生曾面教说:“中国之史,但如刻板,某日有某事而已。至事之何以生,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影响何如?莫能言也。故汗牛充栋之史书,真无生气之可言。汝喜历史,能知其蔽乎?能毅然立志一新其面目乎?”王蘧常先生认为他几十年后为学生讲儒学,“犹无以易此也”。梁启超先生又为王蘧常先生论先秦诸子,以为必先明流派。王蘧常先生认为他后来撰写《诸子学派要诠》及《先秦诸子书答问》,“皆造端于此”。甚至“他日立志拟作秦史,妄欲于旧史陋习有所刷新”,也实由梁启超先生“高论启发之”。

关于先生的“文与诗”,王蘧常先生在《自传》中自有评述:“我少喜《史记》,已如前述。后得清金人瑞所编才子必读书,《史记》专选太史公曰,我亦十九成诵,觉其总是凌空着笔,班孟坚远非其伦。后来作史论,实大有助也。我文稿十二卷,除部分编入《抗兵集》外,余几全毁于浩劫中,其零篇短简,转籍此论以存,故过而存之。我作诗颇早,成集亦早,全为四言,已见上述。惟中经父师删改,多至十七八,少亦五六,故愧不示人。十八岁后,至三十二岁所作,别为明两庐诗,与友人钱萼孙合刊曰“江南二仲诗”诗虽不多,而评者不少。”

今人了解王蘧常先生,多是从其书法开始。其书法作品卓荦不群,古意淋漓,尤以章草独擅胜场。书法界如果评论隶草魁首,必推王蘧常先生。因此谢稚柳先生评王蘧常书云:“是章草,非章草,实乃蘧草。千年以来,一人而已。”顾廷龙先生则赋诗云:“后王妙墨继前王,云壑当胸万卷藏。纂史传经同盛业,一庐明两字辉煌。”日本《书道》杂志曾以“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一语赞先生。

 

更多传略查看:

礼赞大师 | 王蘧常:不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摘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