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古史文博通才

 


古者崇尚口说,以声载义,名辞尤可同音通假,相传既久,传者不复知其通假,于是一人化为两人,一事化为两事。

——杨宽

杨宽(1914.1.122005.9.1),中国历史学家。字宽正,生于江苏省青浦县白鹤江镇(今上海市青浦区),1919年入鹤溪小学念书,1926年就读苏州中学师范科,1932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大学毕业,同年参与上海博物馆筹建工作。19379月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聘为讲师,1938年暑假回到上海,先在湘姚补习学校任历史教师,后在光华大学和诚明文学院教书。19401941年曾赴苏北参加抗日宣传工作。1942年,上海沦陷后回家乡避难,专心于战国史研究。1946年任上海市立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杨宽仍担任重建后的上海博物馆馆长,并兼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长,1953年起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调至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任副所长。1970年调回复旦大学任教授。退休后移居美国迈阿密,2005年病故,享年92岁。

杨宽先生治学涉及墨子、古史传说、西周史、战国史、科技史和制度史等领域。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里,他留下了论文300余篇,专著十余部,其主要著作有《墨经哲学》、《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新探》、《古史探微》、《中国历代尺度考》、《战国史》、《西周史》、《中国冶铁技术发展史》、《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巧》、《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等。先生从事过《吕氏春秋》的校释、还参与了修订《辞海》古代史条目、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先秦部分、标点《宋史》、主编《战国会要》等工作。

----博物馆事业的先驱---

早在19364月,先生光华大学尚未毕业时,就被上海市立博物馆聘为艺术部研究干事,主要担任古物的陈列布置和编写说明等工作。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先生参与博物馆贵重文物的保护工作,与时任馆长胡肇椿将贵重文物寄送至震旦博物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先生作为上海市立博物馆复馆办事处主任,负责将抗战时期关闭的博物馆重新恢复,并于1946年担任上海市立博物馆馆长。先生任馆长以来,博物馆管理得当,各项工作井井有条。1946-1947年间博物馆就举行了7次展览会。在1948年和1949年,博物馆还分别参与了两项考古工作:戚家墩田野考古和常州古墓发掘。此外,在先生的领导下,上海市立博物馆用“上海市博物馆研究室”的名义,借用《中央日报》版面,每星期编辑一期《文物周刊》,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文物”为主的期刊,也是当时惟一探讨文物的期刊,前后共出版112期。1948年,先生还亲到上海海关查扣非法出口的十七大箱近千件珍贵文物,包括著名青铜器“犧尊”,还因此受到古董商恐嚇,为保护我国珍贵文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重建博物馆,先生参与筹建,还提倡大型博物馆应该设立考古部门。1952年先生担任重建后的上海博物馆首任馆长,并兼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20169月举办的“杨宽著作集”出版座谈会曾说过“他(杨宽)是中国文博界重要的开山者之一,是上海博物馆重要的创建者。”

---早慧而多产的学术生涯---

1926年,先生考入苏州中学,从此迈进学术殿堂。苏州中学校长汪懋祖是留美归来的著名教育家,校内有许多名师任教,如历史学家钱穆、杨人鞭,词曲名家吴梅,语言学家吕叔湘等。学校还经常聘请著名学者如章太炎、胡适、顾颉刚等人来校演讲。在此学术氛围中,先生大量阅读古书和学术著作,对墨子产生浓厚兴趣,初中阶段就通读孙诒让的《墨子间诂》,高中阶段写成的一篇学术论文《墨经校勘研究》,投寄著名的学术刊物《燕京学报》,得到主编容庚先生的赞许,此时先生16岁,已经是一个学业初成的早慧学者了。

1932年,先生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师从吕思勉、蒋维乔等著名学者,这个阶段他的学术成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对墨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写成《墨经哲学》一书,后来交由正中书局出版(1942年)。二是完成高中阶段就开始起草的《中国历代尺度考》,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5又重加修订再版,该书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一部重要参考书。三是和老师蒋维乔、同学沈延国、赵善诒等人一起合作进行《吕氏春秋》的校勘和注释工作,编成《吕氏春秋汇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学术界发生的三次古史大辩论:古史传说的真伪、井田制度有无、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受此影响,先生的学术兴趣转入到中国上古史领域。从1933年起,他开始分别以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为中心,对其神话来源及其分合演变进行整理,陆陆续续写成系列论文,最后汇集成《中国上古史导论》一书,这是先生的成名作,后被收入《古史辨》第七册。

1942年,先生举家返乡隐居避难,开始了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工作,直到90年代末最后杀青,编写出这部《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这是他所有著述中历时最久、最费功夫的一部,解决了战国年代学中很重要的问题。在50年代初期,先生完成并出版了他的代表著作——《战国史》,有学者这样评价:“这部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不仅可以看作上一世纪古史研究高水准成果的一个纪念,又为学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标范意义的学术样板。”(子今:《战国史研究的扛鼎之作——简评新版杨宽著<战国史>》,《光明日报》200392日)。在初版《战国史》问世之后,先生先后撰写了14篇论文,汇成《古史新探》一书,这成为他后来《西周史》的基本骨架。此书堪称学术经典,被日本史学泰斗贝冢茂树誉为“二战后第一流作品”。

1956年先生完成著作《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这是冶铁史领域第一部专著。1982年,他将此书重新改写为25万字的《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随后,先生又完成《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1983年)与《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1984年)这两部姊妹篇,分别对两千年来陵寝和都城制度的起源和演变,时代划分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研究。他多产的学术生涯,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点,先生在八十几岁高龄时完成了最后一部重要的著作《西周史》。

20185月,上海市社联公布了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名单,先生为其中之一。

 

更多传略查看:

礼赞大师 | 杨宽:为阐扬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而努力(摘自:《文汇报》)

史学大师、文博界的先驱——杨宽(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微信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