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作者 | 类型 | 出处 | 年份 | 查看 |
施蛰存谈“心理分析小说” | 不详 | 期刊 | 文艺理论研究,1993(第6期):75 | 1993 | |
施蛰存散文与《新民晚报》 | 刘军 | 期刊 | 社会科学论坛,2017(第2期):145-158 | 2017 | |
施蛰存散文与《 随笔》 | 刘军,李灿 | 期刊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11期):52-57 | 2014 | |
施蛰存评论鲁迅小说《明天》一事的文献问题 | 张克 | 期刊 | 鲁迅研究月刊,2014(第11期):60-67 | 2014 | |
施蛰存年表 | 黄德志,肖霞 | 期刊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1期):25-47 | 2003 | |
施蛰存女性小说悲悯情怀探析 | 吴迪 | 期刊 | 唐山文学,2017(第4期):140 | 2017 | |
施蛰存难忘乡情 | 余小沅 | 期刊 | 世纪,2004(第5期):58-59 | 2004 | |
施蛰存论词的名称 | 刘凌 | 期刊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第2期):72 | 2009 | |
施蛰存论作词和词律 | 劉效禮 | 期刊 | 词学,2007(第0期):363 | 2007 | |
施蛰存历史小说探析 | 翁菊芳 | 期刊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第2期):38-41 | 2012 | |
施蛰存论词 | 劉效禮 | 期刊 | 词学,2005(第0期):122 | 2005 | |
施蛰存历史小说的现代情怀 | 蒋淑娴 | 期刊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第4期):90-92 | 2000 | |
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心态透视 | 余志平 | 期刊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第2期):52-54 | 2000 | |
施蛰存历史小说创作动机论 | 周晓秋 | 期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1期):59-62 | 2006 | |
施蛰存抗战时期的文化活动考论 | 孔刘辉 | 期刊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第3期):45-55 | 2015 | |
施蛰存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论 | 黄德志 | 期刊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第3期):61-66 | 1997 | |
施蛰存荒诞小说泄义现象浅析 | 翁菊芳 | 期刊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第2期):60-62 | 2008 | |
施蛰存聚拢海派作家 | 朱少伟 | 期刊 | 都会遗踪,2013(第2期):80-84 | 2013 | |
施蛰存集外文 | 陈子善 | 期刊 | 现代中文学刊,2009(第6期):111 | 2009 | |
施蛰存划“右派”的前因后果 | 杨迎平 | 期刊 | 新文学史料,2017(第4期):66-72 |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