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作者 | 类型 | 出处 | 年份 | 查看 |
浣溪沙 悼施蛰存先生 | 周濟夫 | 期刊 | 词学,2004(第1期):295 | 2004 | |
回眸鲁迅与施蛰存关于传统文化之争 | 赵冰波 | 期刊 | 开封大学学报,2001(第1期):13-15 | 2001 | |
幻想的结晶:谈施蛰存小说的虚构色彩 | 杨迎平 | 期刊 | 写作,2000(第8期):11-13 | 2000 | |
花非花:论施蛰存的《渔人何长庆》 | 明漫丹 | 期刊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第12期):20-21 | 2008 | |
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 | 郭豫适 | 期刊 | 文艺理论研究,1994(第1期):62-67 | 1994 | |
胡乔木与施蛰存的一面之缘 | 杨建民 | 期刊 | 金秋,2018(第21期):53-55 | 2018 | |
和而不同的君子,淡如水的交情——施蛰存《纪念傅雷》赏析 | 李松 | 期刊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第12期):70-72,2 | 2017 | |
和施蛰存伯伯“长相思” | 孔明珠 | 期刊 | 档案春秋,2010(第5期): | 2010 | |
汉译外国作品是‘中国文学’吗?:试与贾植芳、施蛰存先生商榷 | 王树荣 | 期刊 | 书城杂志,1995(第2期):12-13 | 1995 | |
行走于欲望都市的雾霭中——论施蛰存小说中的都市心理景观 | 周德蓓 | 期刊 | 宜宾学院学报,2015(第5期):54-58 | 2015 | |
海外偏留文字缘——晚年施蛰存与孙康宜的学术交谊 | 李浴洋 | 期刊 | 文史知识,2016(第4期):109-116 | 2016 | |
海派多元文化观与商业环境中的斡旋:以施蛰存为例 | 金理 | 期刊 | 现代中文学刊,2014(第4期):45-55 | 2014 | |
规范罅隙里的欲望蠕动:施蛰存小说《梅雨之夕》赏析 | 孙文辉 | 期刊 | 语文学习,2008(第9期):41-43 | 2008 | |
贯穿文学全程的情结:论施蛰存小说的悲剧意识 | 翁菊芳 | 期刊 | 语文学刊,2008(第11期):10-13 | 2008 | |
关于新感觉派的“异端”与“他者”:川端康成、施蛰存的平行研究 | 靳悦 | 期刊 |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第8期): | 2011 | |
关于施蛰存第一部小说集《江干集》及其他早期小说创作 | 黄德志 | 期刊 | 新文学史料,2005(第3期):36-42 | 2005 | |
关于施蛰存小说《石秀》的不同意见 | 期刊 | 文艺理论研究,1993(第3期):93 | 1993 | ||
关于施蛰存的“古事小说” | 陈子善 | 期刊 | 书城,2017(第10期):58-61 | 2017 | |
关于施蛰存的历史小说集《将军底头》 | 郅莹 | 期刊 | 晋阳学刊,2010(第2期):124-125 | 2010 | |
关於施蛰存,让我相信谁 | 闵良臣 | 期刊 | 文学自由谈,2004(第4期):144-149 |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