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类型 出处 年份 查看
郑逸梅的10平方米书斋兼卧室 沈飞德 报纸 社会科学报.1996.08.29(第04版:学苑丝雨) 1996 【作者】沈飞德 【日期】1996.08.29 【来源】社会科学报:“补白大王”郑逸梅故居在上海普陀区长寿路160弄l号,这是一幢新式里弄住宅建筑。郑逸梅生前,子女居住在二、三楼,自己则数十年住在约10平方米朝北的亭子间。这是他的卧室兼书斋。  郑逸梅性爱梅花,清诗人张船山的咏梅诗中有“铜瓶纸帐老因缘,乱我乡愁又几年”句,于是他就取斋名为“纸帐铜瓶室”。那时郑逸梅尚在苏州读中学,题写匾额的是校长汪家玉。汪氏渊...
文史掌故作家郑逸梅 沈建中 报纸 团结报(北京).2001.03.13(第03版:文史长廊) 2001 【作者】沈建中 【日期】2001.03.13 【来源】团结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中国最高龄,写作时间长达八十载的作家。他仅有中学毕业文凭,却矢志笔耕。一生共写著作逾八十种,共一千万言,并创造一种以史料性、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线索性见长的补白文体。他淡薄名 利,以“不与富交,我不贫,不 与贵交,我不贱!”为立身之 本,时人誉之为“人澹如菊;品 逸于梅”。他,就是九八老人郑逸梅先生。 郑逸梅(1895-1992...
郑逸梅先生著作补谈 星桦 报纸 团结报(北京).2001.04.10(第03版:文史长廊) 2001 【作者】星桦 【日期】2001.04.10 【来源】团结报(北京)我一直喜欢“补白大王”郑逸梅的文史随笔,对他的著作尽量购藏,粉碎“四人帮”以来郑老写的书已基本搜齐,读了沈建中先生《文史掌故作家郑逸梅》(3月13日本报)一文,觉得有不少误记和缺失,因稍作补正。   《文艺百影》应为《艺坛百影》。《梅庵谈荟》由顾廷龙任政题签,收旧作《人物品藻录》、《小阳秋》二种。《逸梅杂札》由钱太初题签,收旧作《味灯漫...
郑逸梅遗著三种 报纸 新普陀报.2002.07.17(第04版:人生品味·文化生活) 2002 【日期】2002.07.17【来源】新普陀报今年是我国文史掌故学家先祖郑逸梅老先生逝世10周年纪念日。郑老先生涉及报界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当时结识了许多名人。他晚年时,回忆过去,均历历在目,于是乘自己秉烛余明,把这些他所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种种轶事,将之笔录下来。史料记载,本来就有正史和野史之分,郑老先生写出了一些旧时的鳞爪,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参阅资料。郑老先生一生发表文坛掌故将近两千万言,在他逝世10周年之...
郑逸梅著作《艺林散叶》出版前后 报纸 新普陀报.2002.03.13(第04版:文化生活) 2002 【日期】2002.03.13 【来源】新普陀报今年是祖父郑逸梅逝世十周年的日子,1992年他因突发的脑梗塞而仙逝,寿年九十有八。他原来计划写作至百岁,再做搁笔,却未能如愿。他自1913年起进入报界,耕耘笔坛整整八十个寒暑,临终前夕,还完成了一篇6000字长文“画家潘天寿”,他生前发表了近2000万文字的著作。他出版的许多书籍,大多由家父经办,但其中有一部颇具影响力的《艺林散叶》,却由我协助而成。 “文革”开始,祖父被列...
“补白大王”郑逸梅 李世俊 报纸 羊城晚报.2004.02.03 2004 【作者】李世俊 【日期】2004.02.03 【来源】羊城晚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坛就盛传“无白不郑补”,称郑逸梅为“郑补白”,继之又夸为“补白大王”。谁知此人为报刊“补白”一补就是七十余年,直到如今,文摘版上还有他的“天花乱坠”(补白),实乃文坛一奇人也。 对于这位敬业楷模,乐为读者提供五花八门“掌故新知”的智者,我是心仪已久。近年,在一次云南之旅的途中,有幸觅得一本《逸梅随笔》,它为我揭示了这位“...
纪念郑逸梅先生诞辰一百十周年 郑有慧 报纸 新普陀报.2005.09.21(第02版:要闻·综合) 2005 【日期】2005.09.21 【来源】新普陀报             郑有慧阿爹(苏州人对祖父的称谓)郑逸梅先生生于1895年,今年是他老人家诞辰110周年,谨以此小文作为纪念。自1913年起,阿爹在革命报刊《民立报》、《民权报》上开始发表作品,至1992年逝世,历时80年笔耕不断,是我国写作时间最长的老作家之一。他生平作品逾千万文字,出版了60多种书。1992年,阿爹逝世后,我...
《郑逸梅作品集》记录那些半新不旧的人 李世文 报纸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05.24 2006 【作者】李世文 【日期】2006.05.2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酝酿做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听说郑逸梅这个名字,当在十余年之前了。郑先生写过几十种书,我见过的第一本是《艺林散叶》(中华书局1981年初版),仔细读过的却是在学校图书馆读到的《书报话旧》(上海学林出 版社1983年初版)。郑逸梅在1949年以前出版过《梅瓣》、《花果小品》等十几本小书,但引起读书界的广泛关注,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1980  1990年间,他先后出版...
“补白大王”郑逸梅 张磊 报纸 人民政协报.2007.05.31(07:春秋周刊) 2007 【作者】张磊 【日期】2007.05.31 【来源】人民政协报郑逸梅以写文史掌故著称,这位跨世纪的老人,历越前清光绪、宣统两个王朝、辛亥革命、洪宪帝制、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以及日寇侵略、抗战胜利,直至新中国成立。有这样大的跨度和高寿,其阅历之丰富广博,在文坛上是罕见的。郑老本姓鞠,乳名宝生,因生性爱梅,便以“逸梅”作为别号。郑逸梅年轻时,爱读笔记,对这种散文、杂录式的文学体裁,如痴如迷。17岁那年(191...
郑逸梅:博爱并专一着 报纸 中国文化报.2008.08.28(第5版:艺术财经) 2008 【日期】2008.08.28 【来源】中国文化报 郑逸梅以“报刊补白大王”知名,他自1913年18岁起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同时,郑逸梅也是收藏界闻人,自称“博爱”的他,是国内最早做专题集藏的藏家之一。博 爱郑逸梅藏有金石书画、书报杂志、文房四宝、信札名片等,可以说是见一样爱一样,几乎无所不及。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好像开了一个旧货铺子,什么都要,破铜烂铁,零缣残柬,我都...
郑逸梅的书斋 李海珉 报纸 团结报(北京).2008.01.19(第03版:文史长廊) 2008 【作者】李海珉 【日期】2008.01.19 【来源】团结报(北京)     青年时代的郑逸梅         文人墨客大多拥有一个书房,不管它是简陋的,还是豪华的,用于读书、写作、作书、绘画。郑逸梅先生一生有过好几个书斋,有暗藏喜好个性的,有表明写作收藏处所的,更有流露风骨气派的。   郑逸梅先生最早的书斋是“纸张铜瓶室”,始用于1912年。典出清...
郑逸梅先生的名号 李海珉 报纸 人民政协报.2008.04.03(05:春秋周刊) 2008 【作者】李海珉 【日期】2008.04.03 【来源】人民政协报早就知道郑逸梅先生是南社的成员,因我与柳亚子前辈是同乡,一直关注着他领导的南社。1990年,96岁高龄的郑逸梅老先生做客柳亚子纪念馆,当时我正有意要调到柳亚子纪念馆任职,知道郑老先生到来,匆匆前往。郑老先生面容清瘦,精神矍铄,一点也没有名人的架子,对我问的几个南社的问题,一一作答。特别是我问到范烟桥、徐稚稚等人组织的同南社时,郑老显得有些兴奋,他说他就...
郑逸梅的《艺林散叶》 报纸 深圳商报.2009.08.13(第C04版:文化广场 万象) 2009 【日期】2009.08.13【来源】深圳商报我的《艺林散叶》一书找不到了。还在手边的是《艺林散叶续编》。书是中华书局1987年4月出版的,定价1.65元,如果是现在出版,定价应该在30元了吧。《艺林散叶》写的都是一些文人的逸闻趣事,篇幅都很紧凑,发表在报纸的边边角角上,就是所谓“补白”,作者郑逸梅因此有“补白大王”的雅誉。郑逸梅说:“我喜欢写些一鳞半爪的小品文,这是有原因的。我平素爱读《世说新语》和《幽梦影...
郑逸梅的补白风范 报纸 姑苏晚报.2009.04.23(第A27(怡园)) 2009   
补白大王——郑逸梅名篇手札两则 张军 报纸 中国文物报.2010.05.26(第005:收藏鉴赏周刊) 2010   
郑逸梅的名号 李海珉 报纸 苏州日报.2010.10.09(第A09版 (沧浪)) 2010   
郑逸梅收藏书画扇 黄飞英 报纸 团结报(北京).2010.04.01(第08版:史藏) 2010 【作者】黄飞英 【日期】2010.04.01【来源】团结报(北京)吴湖帆,1964年《更生藤图》,成扇,设色纸本  著名文史掌故作家、“补白大王”郑逸梅老人,以其集藏癖而驰名收藏界,他主要收藏名人手札,此外便是书画扇。郑老认为收藏书画扇最“划得来”,既可以拂暑,又足以耐人欣赏,一举两得。 据郑老称,他的集扇爱好是受到挚友收藏名家赵眠云的影响。赵眠云曾广征当代名人为他作书画扇,装上扇骨的竟多达二千余把。郑老年轻...
郑逸梅收到的九十寿联 华振鹤 报纸 新民晚报.2010.03.21(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2010 【作者】华振鹤 【日期】2010.03.21 【来源】新民晚报春节期间,到陈以鸿老先生府上拜年,我们在闲聊中无意聊到当代“补白大王”、“旧闻记者”郑逸梅。他笑着告诉我:“郑老与老父至交,应是我的父执辈。但他解放后又与我内人在同一所中学里执过教鞭。那这个辈分可怎么算?”他说起郑老九十大寿时,他赠送寿联的一段趣事。陈以鸿先生先从自己的家世说起。他原籍江苏江阴,祖父陈燨唐为光绪年进士,曾奉命游历欧洲考察,善画山水、...
郑逸梅先生信札 王正铨 报纸 新民晚报.2010.08.29(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2010 【作者】王正铨 【日期】2010.08.29 【来源】新民晚报郑逸梅先生,他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史掌故作家,而且也是一位收藏大家,他一生笔耕数十载,九十余岁时还未停笔,留下一千余万字的作品,丰富了中华文库。我与郑老相结相交缘于我姨母和我母亲。在民国时期,我姨母在上海《金刚钻》报社曾与郑老共过事,郑老并由此与我父母结识并成为好友,郑老还曾到过南京我家做客,直至解放后,因诸多政治运动原因,才中断了联系。“文革”后,...
“补白大王”郑逸梅 报纸 新普陀报.2011.11.09(第04版:书画摄影) 2011 【日期】2011.11.09 【来源】新普陀报郑逸梅先生(1895-1992)长期生活、工作在普陀区。自1913年起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