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家张作人
现在我们的科学工作大多是跟在人家后边,模仿人家相似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自己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主要是缺乏良好的观察能力。在“育”的工作中,首先要训练青年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察方法,要对一切事物整体的全部相互关系作综合的观察。
——张作人
张作人(1900-1991),江苏泰兴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21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部。1930年和1932年分别获比利时科学博士学位、法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山大学教授、生物系系主任,同济大学教授、动物系系主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和上海自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张作人是中国原生动物细胞学及实验原生动物学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我国动物学专业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一批导师。长期致力于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学识广博,治学严谨,为发展我国原生动物学奠定了基础,在“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著有《化石》、《人类天演史》、《生物哲学》,合著有《动物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细胞质流对原生动物细胞核质关系的影响》获198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28年—1932年,张作人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动物研究所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生物研究所留学期间,便以原生动物作为研究材料,刻苦探讨观察和显示原生动物细胞形态结构的方法。回国后,他先后对原生动物的细胞形态、系统分类及纤毛虫区系等进行了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带领学生,率先在我国开展原生动物细胞学的研究。1956年,他和学生用自己改进的“银浸法”,成功地显示出草履虫细胞表面的嗜银系统,首次在国际上揭示了草履虫“肛点”的详细构造,为阐明低等单细胞动物胞器结构的完整性及其与功能的统一性提供了重要证据。
张作人也是我国在“文革”后恢复与国际间进行学术交流最早的学者之一,1979年他的论文在国际原生动物学杂志《Journal of Protozoology》发表,1980年他组织了由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及中科院有关院所等50多位原生动物学工作者参加的原生动物学学习班,邀请国际著名原生动物学家柯立思(J. O. Corliss)教授来华东师范大学讲学。他带领学生,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原生动物细胞学研究技术。应用改进的,能同时显示纤毛虫细胞核器和皮层纤毛器及其纤维结构的蛋白银染色技术,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率先在我国开展了纤毛虫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及其形态发生的研究,丰富了低等真核细胞生命周期中形态建成和控制的理论。
张作人还独辟蹊径,以原生动物为材料,研究了外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遗传中的核质关系,从而开拓了我国实验原生动物学的新领域。张作人带领他的学生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一定时期,细胞质具有很强的遗传作用,也可以用改变细胞质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20世纪60年代初,他选用一种细胞结构十分复杂的纤毛虫棘尾虫(Stylonychia mytilus)为材料,设计了独特的切割再生方案,当这种纤毛虫无性分裂中细胞内两个大核融合成一个圆球时,在显微镜下用自制的显微工具行使干扰细胞质而不触动细胞核的人工切割手术,然后取带有细胞核和部分细胞质的圆形切割块,让其再生,结果获得能正常分裂传代的由两个棘尾虫左、右相互骈联在一起的“人工骈体棘尾虫”。这一结果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单方面的核主宰作用,而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动态的,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起变化。从1964年起,他连续发表了“一种遗传三百多代的人工畸形纤毛虫”、“人工诱导能遗传的骈体棘尾虫的条件”等著名论文。此后,张作人主持的华东师范大学原生动物细胞学研究室对棘尾虫上发现的核质关系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继续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更多个人传记查看:
“观察、观察、再观察”——记著名的动物学家张作人教授(摘自:《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