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作者 |
类型 |
出处 |
年份 |
查看 |
| 礼赞大师| 杨宽:为阐扬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而努力 |
刘力源 |
网络 |
文汇学人2021-01-13 |
2021 |
|
| 【新书推荐】贾鹏涛整理 |《杨宽学术随笔》 |
贾鹏涛 |
网络 |
公众号:上海学 .2020-12-15 |
2020 |
【新书推荐】贾鹏涛整理 |《杨宽学术随笔》贾鹏涛 上海学 2020-12-15《杨宽学术随笔》说明贾鹏涛本书为杨宽先生一生未整理零散学术随笔类文章的选编,内容主要包括吕思勉著作的出版说明、博物馆学、小品文及其它,所选文章均为首次整理出版。1932年,杨宽先生在上海私立光华大学跟随吕思勉先生学习,自此以后,就与吕先生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1957年,吕先生去世后,杨宽先生与吕先生的... |
| 什么是史家的职业精神? |
罗昕 |
网络 |
澎湃新闻[2016-09-28]: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5652 |
2016 |
|
| 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评介「杨宽自传」 |
李绍昆 |
期刊 |
鹅湖月刊,1994第228期:33-35 |
1994 |
|
| “屯田”与“乡遂”——试述于省吾、杨宽的史学论辩 |
陈光鑫 |
期刊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7第1期:260-273 |
2017 |
|
| 《关于秦代以前墓上建筑问题》要点的重申——答杨宽先生 |
杨鸿勋 |
期刊 |
考古,1983第8期:739-740 |
1983 |
|
| “杨宽著作集”(第一辑)在沪出版:出版座谈会今日举办 |
王文娟、轩召强 |
网络 |
人民网-上海频道[2016-09-28]:http://sh.people.com.cn/n2/2016/0928/c134768-29077145.html |
2016 |
|
| “杨宽著作集”第一辑问世 八部著作展示作者史学成果 |
王洪波 |
网络 |
国学网[2016-11-07]:http://www.guoxue.com/?p=39486 |
2016 |
|
| 关于洛阳金村古墓答杨宽先生 |
唐兰 |
著作 |
唐兰著;故宫博物院编.唐兰先生金文论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
1946 |
|
| 关于楚、越战争的几个问题——与杨宽等先生商榷 |
陈伟 |
期刊 |
江汉论坛,1993第4期:54-58 |
1993 |
|
| 汉长安城市布局结构辨析-与杨宽先生商榷 |
刘庆柱 |
期刊 |
考古,1987第10期:937 |
1987 |
|
| 关于西周社会形态討論中的几个問題——与杨宽、束世澂两同志商榷 |
金兆梓 |
期刊 |
学术月刊,1960第12期:20-28 |
1960 |
|
| 疑古派与唯物史观之间——杨宽与“井田制之争” |
傅正 |
报纸 |
2016年10月9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
2016 |
|
| 历史回眸看杨宽 |
郑重 |
著作 |
郑重著.博物馆与收藏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
2000 |
|
| 论秦西汉都城的面向——兼与杨宽先生商榷 |
徐卫民 |
著作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 第6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
1998 |
|
| 名与实--再与杨宽教授商榷 |
李家骥 |
期刊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第1期:82-86 |
1984 |
|
| 浅谈秦国的社会变革问题——郭沫若、杨宽同志两篇文章读后 历史系学员 |
杨国顺 |
期刊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3第1期:65-79 |
1973 |
|
| 浅评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
石坤 |
期刊 |
现代经济信息,2016第31期:405 |
2016 |
|
| 西周非奴隶社会——和杨宽同志商榷 |
朱伯康 |
期刊 |
学术月刊,1961第2月期:34 |
1961 |
|
| 燕昭王到底是谁?——与杨宽先生商榷 |
尹湘豪,赵树贵 |
期刊 |
晋阳学刊,1985第5期:88-89 |
19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