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与今后发展 | 胡焕庸,胡崇庆 | 自印本,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科学研讨会论文,1985年10月 | 1985 | |
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与今后发展 | 胡焕庸,胡崇庆 | 人口学刊,1986(01):13-17 | 1986 | |
我国人口分布的现状与未来移民的可能 | 胡焕庸 | 地理教学,1985,(3):1-4 | 1985 | |
五十年来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八大区的人口经济发展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 1985 | |
五十年来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八大区的人口经济发展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38 | 1986 | |
新疆的人口地理与人口区划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 人口研究论文集 第3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24-36 | 1985 | |
云南的民族与人口区划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 人口研究论文集 第3辑[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5:37-46 | 1985 | |
中国八大区的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圈规划 | 胡焕庸 | 地理研究,1985(04):1-9 | 1985 | |
中国八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 | 胡焕庸 |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教一司编.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优秀成果选编 第1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65-281 | 1985 | |
中国八大区人口密度与人口政策 | 胡焕庸 | 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175-188 | 1990 | |
中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 胡焕庸,严正元 | 人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8-11 | 1985 | |
“淮河水利学校”创办历程 | 胡焕庸口述;卓人、汤克之整理 | 梅花香自苦寒来 纪念先父胡焕庸教授诞辰110周年.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2011:143-144 | 1986 | |
《郫县计划生育志》序一 | 胡焕庸 | 郫县计划生育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 | 1986 | |
《人地学原理》序言 | 胡焕庸 | 国外人文地理,1986(01):6-11 | 1986 | |
悼念地理学者李旭旦教授 | 胡焕庸 | 群言,1986(07):39-40 | 1986 | |
悼念现代地理学者徐近之教授 | 胡焕庸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 徐近之先生纪念文集[M]. 中国科学院, 1986:6-9 | 1986 | |
今后120年内世界各国的人口演变——介绍一个科学的乐观的测算方案 | 胡焕庸,胡崇庆 | 国外人文地理,1986(01):53-61 | 1986 | |
今后中国人口地区调整的设想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52-62 | 1986 | |
内蒙古的人口密度与人口区划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中国八大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63-81 | 1986 | |
痛悼李旭旦教授 | 胡焕庸 | 国外人文地理,1986(02):1-2 | 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