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丁文江等合编中国分省新图二、胡焕庸先生的批评 | 胡焕庸 | 图书评论,1933,2(4):16-20 | 1933 | |
东坝考察记 | 胡焕庸 任美锷 李旭旦 | 地理杂志,1933,6(12):1-11 | 1933 | |
法国之地理学 | 胡焕庸述 | 竺可桢等译.新地学[M].南京钟山书局.1933:212-218 | 1933 | |
高中普通科春季第一届即普通科第六届毕业纪念专号弁言 | 胡焕庸 | 苏中校刊,1933,3(74/75):1-2 | 1933 | |
历代土地政策 | 胡焕庸 | 国学商兑,1933,1(1):12-22 | 1933 | |
欧西各国地理学之现状 | (美国)约翰生(douglas johnson)著;胡焕庸译 | 竺可桢等译.新地学[M].南京钟山书局.1933:202-211 | 1933 | |
区域地理之一例:英伦东南区 | 胡焕庸 | 地理杂志,1933,6(10):7-13 | 1933 | |
卅周纪念赘言 | 胡焕庸 | 苏中校刊,1933,3(78/79):1 | 1933 | |
谈谈中学地理课程 | 胡焕庸 | 地理杂志,1933,6(6):1-6 | 1933 | |
西洋人地学晚近之发展 | (美国)沙侯(Carl O. Sauer)原著;胡焕庸译 | 竺可桢等译.新地学[M].南京钟山书局.1933:78-84 | 1933 | |
法人谋夺西沙群岛 | 胡焕庸 | 外交评论,1934,3(4):91-99 | 1934 | |
法日觊觎之南海诸岛[论著] | 胡焕庸 | 外交评论,1934,3(5):65-72 | 1934 | |
淮南壁务(附图)[原题有误,当为:淮南垦务] | 胡焕庸 | 地理杂志,1934,7(11/12):51-93 | 1934 | |
江宁地志大纲 | 胡焕庸 王维屏 | 地理杂志,1934,7(1):1-18 | 1934 | |
江宁县之耕地与人口密度(附图表) | 胡焕庸 | 地理学报,1934,1(2):1-26 | 1934 | |
江苏省之农产区域 | 胡焕庸 | 江苏月报,1934,2(6):6-8 | 1934 | |
江苏省之农产区域 | 胡焕庸 | 胡焕庸著. 论中国人口之分布 人口地理文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3:1-14,191-192 | 1983 | |
江苏省之农产区域(附表) | 胡焕庸 | 地理学报,1934,(创刊号):1-8 | 1934 | |
就政治地理立场研讨中国外交关系 | 胡焕庸 | 外交评论,1934,(7):45-54 | 1934 | |
科学的职能 | John Pilley原著,胡焕庸译述 | Mitchison G.R. 世界学术初阶 1[M]. 南京书店,1934:1-20 | 19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