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康梁三十年反革命的悲哀结局 |
吴泽 |
《启示》 1949 年 [ 新2 ,43-47,22页 ] |
1949 |
全文阅读 |
| 建立客家学刍议 |
吴泽 |
吴泽.建立客家学刍议[J].客总会讯.1991,(22):24-26. |
1991 |
全文阅读 |
| 坚持马列主义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周年 |
吴泽、邬正洪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
1979 |
全文阅读 |
|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历史研究 |
吴泽,桂遵义 |
中学历史教学,1979年第1期 |
1979 |
全文阅读 |
| 纪念总理要厉行三民主义 |
吴泽 |
《中国青年》 1938 年 [ 第2卷 第2-3期 ,12-17页 ] |
1938 |
全文阅读 |
| 黄巢“乞降”问题考辨——唐末农民战争问题研究之二 |
吴泽、袁英光 |
学术月刊,1961(05):47-57. |
1961 |
全文阅读 |
| 华侨史研究的对象、课题和任务 |
吴泽、李家善 |
中国史学研究所华侨史研究室,《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合编,华侨史论丛 2,,1982.02 |
1982 |
全文阅读 |
| 华侨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 |
吴泽,施子年 |
历史教学问题,1985(06):2-5. |
1985 |
全文阅读 |
| 汉唐间土地、城隍神崇拜与神权研究 |
吴泽 |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丛刊,1986年版 |
1986 |
全文阅读 |
| 海国图志 |
吴泽 |
仓修良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 第3卷》,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年3月版 |
1990 |
全文阅读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史学组长吴泽教授贺函 |
吴泽 |
苏钟生,吴福文主编,第6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10,第8页 |
2002 |
全文阅读 |
| 贯彻《决议》精神,加强历史研究 |
吴泽 |
历史教学问题,1982(01):2-5. |
1982 |
全文阅读 |
|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几个问题 |
吴泽,丁季华 |
历史教学问题,1981(02):2-8. |
1981 |
全文阅读 |
| 关于学习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改进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讨论 |
陈弢(吴泽) |
历史教学问题,1958年第7期 页码:12-17 |
1958 |
全文阅读 |
| 关于奴隶制社会形成的年代、始点、途径及标志问题 |
吴泽 |
历史教学问题,1958(09):7-12. |
1958 |
全文阅读 |
| 关于奴隶制的下限和封建制形成的标志问题——古史分期讨论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
吴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后收入《中国通史基本理论问题论文集》 |
1960 |
全文阅读 |
| 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论一年来评价曹操讨论中存在的问题 |
吴泽;谢天佑; |
学术月刊,1960(01):20-30+41. |
1960 |
全文阅读 |
| 关于古史分期中的生产力水平与性质问题 |
吴泽 |
历史教学问题,1957(01):5-10. |
1957 |
全文阅读 |
| 关于古籍整理的笔谈 |
郭绍虞,吴泽,吴晞,常教,林世堂. |
文献,1982(02):157-164. |
1982 |
全文阅读 |
| 关于曹操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光明日报版) |
吴泽 |
光明日报,1959.05.08 ,03;04版 |
1959 |
全文阅读关于曹操在历史中的作用问题吴泽一、前言 自从郭沫若、翦伯赞两位同志提出替曹操翻案问题后,各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学术研究和讨论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最近郭沫若同志在“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又提出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问题的讨论,再将因此而深入一层,是令人欣喜的事。 郭沫若同志说:“评定一个历史人物,应该以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为背景,以他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加以全面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