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论古代文论研究的“三个结合”——《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二版跋 | 王元化 | 社会科学战线,1983(04):255-259 | 1983 | |
从展望到《地下文萃》 | 王元化 | 新闻记者,1983(09):10-14 | 1983 | |
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上的讲话 | 王元化 | 学术月刊,1983(09):1-4 | 1983 | |
模仿·作风·风格 | 王元化 | 上海文学,1982(02):83-85 | 1982 | |
《关于黑格尔<小逻辑>一书的通信》跋 | 王元化 | 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82(05):79-80 | 1982 | |
关于文艺理论的若干问题 | 王元化 | 新华文摘,1982(08):158-162 | 1982 | |
我和文学批评 | 王元化 | 文艺报,1982(11):36-39 | 1982 | |
论知性的分析方法 | 王元化 | 上海文学,1982(09):4-8 | 1982 | |
《贯彻十二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笔谈:迎接文艺工作的新局面 | 王元化 | 上海文学,1982(11):4 | 1982 | |
关于文艺理论的若干问题 | 王元化 |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82(12):19-22 | 1982 | |
《脚踪》序 | 王元化 | 读书,1982(11):109-111 | 1982 | |
文艺理论的体系问题 | 王元化 | 文艺理论研究,1982(03):4-7 | 1982 | |
谈影片《天云山传奇》 | 王世桢,白桦,梅朵,王元化,王炼,石方禹,严励 | 文艺报,1981(02):18-23 | 1981 | |
和新形式探索者对话 | 王元化 |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81(02):39-45 | 1981 | |
关于鲁迅研究的若干设想 | 王元化 | 新华文摘,1981(12):159-163 | 1981 | |
将人提高一解 | 王元化 | 文艺报,1981(16):42-46 | 1981 | |
诗学·修辞学·风格论 | 威克纳格著,王元化译 | 文艺理论研究,1981(02):137-145 | 1981 | |
《向着真实》重印后记 | 王元化 | 读书,1981(12):95-97 | 1981 | |
人性札记 | 王元化 | 上海文学,1980(03):81-86 | 1980 | |
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 王元化 | 上海文学,1980(12):30-37 | 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