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名人演讲词:毋忘东北失地: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张其昀先生讲词 |
周淑贞,王永生 |
汇文校刊,1934,(8):78-85 |
1934 |
全文阅读 |
| 演讲:航空测量完成与地图之捷径:王南原先生在地理系同学会演讲 |
周淑贞记 |
国立中央大学日刊,1937(1896):4289-4290 |
1937 |
全文阅读 |
| 演讲:平象间猺民之环境及其生活:徐益棠先生在地理系同学会演讲:附图 |
周淑贞记 |
国立中央大学日刊,1937(1933):4436-4438 |
1937 |
全文阅读 |
| 山西之农业区域 |
周淑贞 |
地理学报,1938(00):55-72 |
1938 |
全文阅读 |
| 漫天烽火话山西 |
周淑贞 |
益世报(上海),1947-05-10(0003) |
1947 |
全文阅读 |
| 漫天烽火话山西(续) |
周淑贞 |
益世报(上海),1947-05-11(0002) |
1947 |
全文阅读 |
| 漫天烽火话山西(续完) |
周淑贞 |
益世报(上海),1947-05-12(0002) |
1947 |
全文阅读 |
| 山西动力资源 |
周淑贞 |
益世报(重庆版),1947-05-17(0004) |
1947 |
全文阅读 |
| 学校气候站如何进行单站补充天气预报 |
周淑贞 |
物理教学,1959(4):25-31 |
1959 |
全文阅读 |
| 降水形成和人工降水途径辩证分析初探 |
周淑贞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2):131-142 |
1964 |
全文阅读 |
| 气候异常问题浅说 |
上海师范大学,张秀宝,金守郡,周淑贞 |
自然辩证法杂志,1973(2):19-30 |
1973 |
全文阅读 |
| 长江口的雾——它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
周淑贞,陈宗伦 |
中国航海,1979(1):1-31 |
1979 |
全文阅读 |
| 加强三基 突出重点 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 |
上海师大,周淑贞,张超 |
教材通讯(高等学校理工科),1980(2):1-5 |
1980 |
全文阅读 |
| 海南岛热带季风气候考察 |
周淑贞 |
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参考资料编辑组编.气象学与气候学教学参考资料 第1集[M].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社.1980 |
1980 |
全文阅读 |
| 世界气候分类刍议 |
周淑贞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1-14 |
1980 |
全文阅读 |
| On some features of shanghai urban climate |
周淑贞,张超 |
ICCL,IAMAP, Hamburg, 17 – 28, August,1981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上海的雾 |
周淑贞,张秀宝,郭淑麟 |
地理学报,1981(1):47-58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上海雾的形成和分类 |
周淑贞,张秀宝,郭淑麟 |
海洋湖沼通报,1981(1):11-18 |
1981 |
全文阅读 |
| 海南岛的气候特征 |
周淑贞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61-71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 |
周淑贞,张超 |
地理学报,1982(4):372-382 |
1982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