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而我虚空马一浮 |
苏仲翔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第5期):65-94. |
1980 |
全文阅读 |
| 读史漫谈 |
苏仲翔 |
教学与研究,1980,(第3期):1-11. |
1980 |
全文阅读 |
| 丽水讲学暇游仙都得十五韵 |
苏仲翔 |
教学与研究,1980,(第1期):76. |
1980 |
全文阅读 |
| 《论韩柳、刘柳诗文风格异同及柳的独创性》 |
苏渊雷 |
零陵师专学报,1981(02):9-13.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三通》简介 |
苏渊雷 |
历史教学问题,1981(03):67-71. |
1981 |
全文阅读 |
| 弘一大师百岁诞辰书画金石展观感 |
苏渊雷 |
法音,1981(01):47. |
1981 |
全文阅读 |
| 试论孔子学说的政治倾向及其社会背景——略评各派观点异同 |
苏仲翔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第6期):14-17. |
1981 |
全文阅读 |
| 《资治通鉴》简论 |
苏仲翔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第2期):58-67. |
1981 |
全文阅读 |
| 漫谈书法与姐妹艺术的关系 |
苏仲翔 |
书法,1981,(第2期):17-20. |
1981 |
全文阅读 |
| 略论我国近代学者研究佛学的主要倾向和成就 |
苏渊雷 |
法音,1982(05):5-10+42. |
1982 |
全文阅读 |
| 论韩柳、刘柳诗文风格异同及柳的独创性 |
苏渊雷 |
求索,1982(01):81-84. |
1982 |
全文阅读 |
| 天下几人学杜甫——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七十周年 |
苏仲翔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第5期):15-20. |
1982 |
全文阅读 |
| 杜诗流派异同论——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七十周年 |
苏仲翔 |
杜甫研究学刊,1982,(第2期):1-6. |
1982 |
全文阅读 |
| 读杜三题 |
苏仲翔 |
杜甫研究学刊,1982,(第1期):9-13. |
1982 |
全文阅读 |
| 《左传选》的释义问题 |
苏仲翔 |
图书馆杂志,1982,(第4期):21-24. |
1982 |
全文阅读 |
| 情想无碍 天人合一--漫谈诗画同源、通感及其创作方法的关系 |
苏仲翔,沈诗醒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第3期):36-112. |
1982 |
全文阅读 |
| 杜诗流派异同论 |
苏仲翔 |
草堂,1982,(第2期):1-7. |
1982 |
全文阅读 |
| 诗情·画境 |
苏仲翔 |
今昔谈,1982,(第1期):3-5. |
1982 |
全文阅读 |
| 文史研究方法论 |
苏渊雷 |
学术月刊,1983(05):60-65. |
1983 |
全文阅读 |
| 禅林清韵 |
赵朴初,苏渊雷,隆莲,圆彻 |
法音,1983(05):37. |
1983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