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中日文化交流史述评 |
苏渊雷 |
历史教学问题,1987(02):9-12. |
1987 |
全文阅读 |
| 困学自述 |
苏仲翔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第1期):1-26. |
1987 |
全文阅读 |
| 诗词之页(22首):丙寅春咏洛阳牡丹 |
苏仲翔 |
飞天,1987,(第3期):91-92. |
1987 |
全文阅读 |
| 略论“入唐八家”及中国高僧对于沟通中日文化的卓越贡献 |
苏渊雷 |
学术月刊,1988(05):65-68+55. |
1988 |
全文阅读 |
| 论清诗的时代特征及其历史总结性 |
苏仲翔 |
中国韵文学刊,1988,(第C1期):19-22. |
1988 |
全文阅读 |
| 盛世元音:七律二首 |
苏仲翔著 |
中国韵文学刊,1988,(第C1期):133-148+2-3. |
1988 |
全文阅读 |
| 《文献》创刊十周年纪念 |
苏渊雷 |
文献,1989(04):21. |
1989 |
全文阅读 |
|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前言 |
苏渊雷 |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02):53-59. |
1989 |
全文阅读 |
| 唐绝探微 |
苏仲翔 |
文学遗产,1989,(第B3期):52-67. |
1989 |
全文阅读 |
| 评介《生命在于静止》的真谛 |
苏渊雷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09):42-43. |
1990 |
全文阅读 |
| 略论隋唐佛学的演变过程 |
苏渊雷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0(01):13-16. |
1990 |
全文阅读 |
| 真禅法师《玉佛丈室集》序 |
苏渊雷 |
法音,1991(05):22-23. |
1991 |
全文阅读 |
| 祝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圆满成功 |
苏渊雷 |
法音,1992(03):27. |
1992 |
全文阅读 |
| 学问的生命 |
苏渊雷 |
中国文化,1993(01):191-192. |
1993 |
全文阅读 |
| 苏渊雷传略 |
苏渊雷 |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5):81-82. |
1994 |
全文阅读 |
| 七律──读《陈独秀儿孙们的命运》一文有感 |
苏渊雷 |
炎黄春秋,1994(05):56. |
1994 |
全文阅读 |
| 大石居士仙逝逾年因忆瘦铁寒汀诸子 |
苏渊雷 |
上海艺术家,1995(02):36. |
1995 |
全文阅读 |
| 中国禅学史·早期禅法 |
苏渊雷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1-8+22. |
1996 |
全文阅读 |
| 龚仲和(玄稚)的书法和篆刻 |
苏仲翔 |
上海艺术家,2000,(第1期):41-43. |
2000 |
全文阅读 |
| 胸中海岳谁能了 落落人间渐子贤——钱瘦铁画序 |
苏渊雷 |
新美域,2006(05):99-117. |
2006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