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基督徒应捐献武器 |
徐怀启 |
天风,1951(5):6 |
1951 |
全文阅读 |
| 爱国与爱教——犹太民族的特殊历史背景 |
徐怀启 |
天风,1951(12):7 |
1951 |
全文阅读 |
| 关于两类社会矛盾问题的座谈 |
彭康,胡曲园,李佐长,周谷城,刘佛年,徐怀启等 |
学术月刊,1958(4):10-28 |
1958 |
全文阅读 |
| 从形式逻辑看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矛盾 |
徐怀启 |
学术月刊,1958(5):62-64 |
1958 |
全文阅读 |
| 再谈“敌我矛盾和对抗性矛盾” |
徐怀启 |
学术月刊,1959(1):71 |
1959 |
全文阅读 |
| 心是什么? |
罗素,徐怀启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59(3):1-4 |
1959 |
全文阅读 |
| 什么是论式的正确性? |
徐怀启 |
学术月刊,1959(8):37-40 |
1959 |
全文阅读 |
| 怎样进一步推动“百家争鸣” |
徐怀启 |
学术月刊,1960(1):13-15 |
1960 |
全文阅读 |
| 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
马里坦,徐怀启 |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0(12):1-6 |
1960 |
全文阅读 |
| 两本托马斯主义关于历史哲学的书 |
徐怀启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1):27-27 |
1961 |
全文阅读 |
| 托马斯主义书目 |
波亨斯基,徐怀启 |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1):36-38,18 |
1961 |
全文阅读 |
| 新托马斯主义代表人物评介 |
加拉格尔,周煦良,徐怀启 |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1):23-26 |
1961 |
全文阅读 |
| 关于“哲学的根本问题应当是两个”的问题 |
徐怀启 |
学术月刊,1961(3):17 |
1961 |
全文阅读 |
| 思维形式的“内容”和思维形式的“形式” |
徐怀启 |
学研究编辑部编.逻辑问题讨论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262-268 |
1962 |
全文阅读 |
| 亚里士多德论“论证的原理” |
徐怀启 |
学术月刊,1962(4):36 |
1962 |
全文阅读 |
| 基督教的唯神史观 |
徐怀启 |
思想与文化,2015(2):1-5 |
写于1979,出版于2015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