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On groups of order g= p²g′ |
曹锡华 |
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论文 |
1950 |
全文阅读 |
| 阶为g=P~2g′的群 |
曹锡华 |
数学学报.1952,第3期:167-202 |
1952 |
全文阅读 |
| 计算对数值的初等方法 |
Г.К.奥斯帶伯夫,曹錫华 |
数学教学.1955,第2期:25-35 |
1955 |
全文阅读 |
| 关于数的系统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1957,第4期:1-6 |
1957 |
全文阅读 |
| 谈谈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两个问题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1957,第2期:29-32 |
1957 |
全文阅读 |
| 谈谈中学数学教材中的两个问题:一、关于理解极限定义 二、关于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1957,总8:29 |
1957 |
全文阅读 |
| Cartan矩阵的一个特征性质 |
曹锡华 |
华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第1期:1-13 |
1964 |
全文阅读 |
| 现代数学的进展 |
莫绍揆,曹锡华,严志达,苏步青,蒲保明,江泽涵 |
自然杂志.1979,第5期:47-49 |
1979 |
全文阅读 |
| 第四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情况简介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1981,第1期:1-4,10 |
1981 |
全文阅读 |
| 中国剩余定理及其相似的一些结果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 1983(2):1-3,7 |
1983 |
全文阅读 |
| Chevalley群及其表示概述 |
曹锡华,王建磐 |
数学进展.1985,第1期:1-22 |
1985 |
全文阅读 |
| 从不同的角度看行列式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1985,第4期:29-30+24 |
1985 |
全文阅读 |
| 何谓“非熊” |
曹锡华 |
南京史志.1987,特刊:27 |
1987 |
全文阅读 |
| The research of modular representations of algebraic groups in China |
曹锡华,王建磐 |
Advances in science of China. Mathematics, vol. 3, 1-28 |
1988 |
全文阅读 |
| 群论 |
曹锡华 |
贺崇寅主编;自然科学年鉴编辑部编.自然科学年鉴 1990 进展[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 |
1992 |
全文阅读 |
| 我的简历 |
曹锡华 |
陆军机械化学校技术学生第一期(黄埔军校第十三期战车兵科)毕业六十周年纪念专刊 联谊简讯 第五期 |
1999 |
全文阅读 |
| 八十年回顾 |
曹锡华 |
张继平主编.新世纪代数学 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2002 |
全文阅读 |
| 《数学教学》创刊杂忆 |
曹锡华 |
数学教学.2005,第7期:2-2 |
2005 |
全文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