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作者 | 出处 | 时间 |
我和冯契的关系 | 程应鏐 | 文汇报,2016-10-28(W07) | 2016 |
把握民族精神的主流——论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 | 高瑞泉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家父冯契 | 冯棉 | http://www.philo.ecnu.edu.cn/16/ec/c26029a268012/page.htm | 2005 |
冯契先生的智慧学说 | 张天飞 | 学术月刊,1995(09):18-26 | 1995 |
感想与回忆——在纪念冯契先生八十华诞时写的一组短文 | 徐孝通等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化理论为德性 | 杨国荣、晋荣东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丽娃河胖的哲人风范——华东师大哲学系部分教师追忆冯契先生 | 华东师大哲学系部分教师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略论冯契对“转识成智”问题的探讨 | 丁祯彦、晋荣东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哲学的生命 | 张汝伦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智慧说——世纪之交的哲学体系 | 尹大贻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智慧之境 | 高瑞泉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从两位中国现代哲学家说起 | 方克立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编.理论、方法和德性 纪念冯契[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 1996 |
神思慧境 磊落嵚崎——记冯契先生终其一生创建的智慧哲学 | 彭漪涟 | 吴铎主编. 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7-98 |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