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问题,不在经本身,乃在读者为谁以及目的何在。

凡不愿为现代科学之落伍者,皆不可不知析心学(即精神分析)

——谢循初


谢循初(1895—1984),安徽当涂人,著名心理学家。生于1895年6月。1916—1918年就学于南京金陵大学,1919年留学美国易理偌大学,1920—1921年转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成归国后于1922—1924年任武昌国立大学教授,1924—1927年转任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1927—1934年到上海任国立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私立光华大学教育系主任。这一段时间,谢循初教授译著成果累累,引人注目。其中最著名的两本译著一是美国吴伟士著《心理学》(中华书局1933年出中文版),这是当年美国最畅销的标准教科书。在解放前中国也不例外,一版再版;二是吴伟士著《现代心理学派别》(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34年中文版)。吴伟士在美国标榜走“中间道路”,他对各个派别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在解放前这也是畅销书。当年另一部心理学史巨著是美国波林著《实验心理学史》,高觉敷教授译。由于译著上的成就,谢循初和高觉敷逐步登上心理学史专家的宝座,直到晚年盛名不衰。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的院长。解放后,他在1949—1950年任复旦大学教授,1951年院系调整后入华东师大任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育学系副主任,兼任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1962年根据全国文科教材建设总规划,重译吴伟士著《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第二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古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谢循初教授在古稀之年,老当益壮,勤于译著,例如在“文革”前全文译出波林著《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教本),但由于十年动乱未能出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谢循初在古稀之年仍坚持上教学第一线。从1960—1965年,一直担任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课。他自觉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心理学史的研究与教学,终于摆脱了吴伟士“中间道路”折中主义的消极影响。1984年6月26日因病在上海逝世,终年九十岁。


更多传略查看:立论精辟,以传播现代心理学为己任——记谢循初教授(摘自:《师魂——华东师范大学老一辈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