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作者 |
类型 |
出处 |
年份 |
查看 |
| 礼赞大师| 方重:“我的毕生只做了教学、翻译两件事” |
刘迪 |
报纸 |
文汇报,2021-03-16 |
2021 |
|
| 方重传略 |
曹航 |
图书 |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主编:《九三学社上海先贤(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19年,49-68页。 |
2019 |
|
| 校闻:方重教授讲:“剑桥大学的生活” |
|
期刊 |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1947,(165复刊):1-2. |
1947 |
|
| 通讯:伍蠡甫孙寒冰两先生来函:关於西洋文学名著选答方重先生 |
伍蠡甫,孙寒冰 |
期刊 |
图书评论.1933,1(7):140-147. |
1933 |
|
| 乔叟——陶潜——方重 |
寻寻 |
报纸 |
美国《华侨日报》 |
1981 |
来源:网络 |
| 向方重教授请教一个问题 |
居祖纯 |
期刊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8(3):56-58. |
1985 |
|
| 方重教授和他的教学科研成果 |
文所 |
期刊 |
外国语.1991,(3):81. |
1991 |
|
|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纪念方重先生座谈会 |
郑清斌 |
期刊 |
中国比较文学.2010,(1):149-151. |
2010 |
|
| 方重学术成就评述 纪念方重教授诞辰110周年 |
李维屏 |
期刊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5):90-96. |
2012 |
|
| 论方重与乔叟 |
曹航 |
期刊 |
中国比较文学.2012,(3):27-38 |
2012 |
|
|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 |
周慧星 |
期刊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04):57-58. |
2013 |
|
| 乔叟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曹航 |
期刊 |
外语教学,2013,34(03):89-92. |
2013 |
|
| 常州籍翻译家方重翻译思想探析 |
王丽媛 |
期刊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32(05):63-68. |
2014 |
|
| 常州籍著名教育家方重先生外语教育思想研究 |
王丽媛 |
期刊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20(01):89-92. |
2014 |
|
| 从框架理2016论看典籍英译中的显化 ——以方重《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 |
吴泳容 |
期刊 |
现代交际.2016,(22):77-78. |
2016 |
|
| 方重翻译思想研究——主体以《陶渊明诗文选译》为例 |
张思语 |
期刊 |
翻译论坛.2016,(2):68-75. |
2016 |
|
| 翻译家方重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
周领顺 |
期刊 |
外国语文,2018,34(04):103-109. |
20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