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作者 类型 出处 年份 查看
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 高向东,王新贤,朱蓓倩 期刊 人口研究,2016(03):3-17 2016   
中国经济史学的新探索——民国经济学术史中的胡焕庸 孙大权 期刊 贵州社会科学,2016(09):14-21 2016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英文)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等 期刊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11):1611-1625 2016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英文) 陈明星,龚颖华,李扬等 期刊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6(11):1593-1610 2016   
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 陈明星,李扬,龚颖华等 期刊 地理学报,2016(02):179-193 2016   
重绘电影地图:突破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胡焕庸线” 邵培仁,周颖 期刊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0):41-53,130-131,2 2016   
中国2050:气候情景与胡焕庸线的稳定性 王铮,乐群,夏海斌等 期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11):1505-1514,1-6 2016   
基于空间信息认知人口密度分界线——“胡焕庸线” 郭华东,王心源,吴炳方等 期刊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12):1385-1394 2016   
胡焕庸线:我国“半壁压强型”环境压力与针对性供给管理战略 贾康,苏京春 期刊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01):64-75 2015   
新型城镇化与“胡焕庸线”的突破可能性 张永岳,宋艳姣,张传勇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01-112,171 2015   
胡焕庸线:从我国基本国情看“半壁压强型”环境压力与针对性能源、环境战略策略——供给管理的重大课题 贾康,苏京春 期刊 财政研究,2015(04):20-39 2015   
“胡焕庸线”的稳定性及其两侧人口集疏模式差异 戚伟,刘盛和,赵美风 期刊 地理学报,2015(04):551-566 2015   
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丁金宏,何书金 期刊 地理学报,2015(12):1856 2015   
近8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人口密度分界线变化 胡璐璐,刘亚岚,任玉环,宇林军,曲畅 期刊 遥感学报,2015,19(06):928-934 2015   
1949年中央大学的“应变”与抉择 蒋宝麟 期刊 近代史研究,2013(05):122-135 2013   
国民政府时期关于缩小省区的探讨与实践 黄昊 期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02):103-109 2013   
钓鱼岛与琉球归属 褚静涛 期刊 江海学刊,2012(06):128-137+239 2012  
连通中央与边陲:1937年京滇公路周览团述论 潘先林; 张黎波 期刊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12,22(03):45-56,148 2012 京滇公路周览团团员名录团长:褚民谊;副团长:伍连德;团员:王文萱、王正己、王世圻、王永袚、王延松、王曾善、王怀忠、史维新、安汉、任勗乾、伍无畏、朱人相、成济安、吴祐人、吴廷佐、吴时霖、吴寿彭、吴泽霖、汪守相、汪松年、汪建才、宋一痕、何遂、何汉文、李介民、李少白、李启乾、李清蔚、李钟奇、沈吉苍、沈苑明、邵季昂、周孝伯、周调阳、周声□、林士模、孟广照、尚其煦、李炳奎、律鸿起、姜超岳、胡光□、胡焕庸、侯鸣...
中国的突变线——胡焕庸线 单之蔷 期刊 中国国家地理,2009,(10) 2009    
三条人文分界线古今谈 汪晓鹏,王英强 期刊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153+163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