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作者 | 类型 | 出处 | 年份 | 查看 |
解决经济建设中一系列重大课题 华东师大陈吉余教授创立动力地貌学 | 张贻复 | 报纸 | 光明日报,1983-08-05 | 1983 | |
华东师大六高级知识分子入党 | 报纸 | 光明日报,1984-07-19 | 1984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 报纸 | 光明日报,1985-03-18 | 1985 | ||
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普查全部完成 有关专家提出上海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总体设计方案 | 蒋定国,黄冬元 | 报纸 | 光明日报;上海科技报,1986-08-04 | 1986 | |
中国工程院1999年新当选院士名单 | 报纸 | 光明日报,1999-12-28 | 1999 | ||
工程院陈吉余院士:中国河口海岸的生存危机 | 董学清,刘驭 | 网络 | 中华网/新闻中心,2001-9-4 | 2001 | |
参加东方科技论坛的专家提出 东海也需要“碧海蓝天计划” | 曹继军 | 报纸 | 光明日报,2002-10-04 | 2002 | |
长江口生态环境变化和对河口治理的意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大教授 陈吉余 | 网络 | 中国水利学会/专题报道,2002-10-29 | 2002 | ||
让黄河脉搏健康跳动——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 | 周黎 | 网络 | 中国水网,2005-10-20 | 2005 | |
陈吉余院士:生态河道建设需要“社会总动员” | 鲁雁南 | 网络 | 新浪/新闻中心,2005-03-27 | 2005 | |
青草沙大型水库应尽快上马 | 董纯蕾 | 网络 | 网易新闻中心,2006-10-16 | 2006 | |
陈吉余,一位老科学家的责任心——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 | 报纸 | 光明网/科技,2006-10-30 | 2006 | ||
陈吉余:2006年实施的青草沙水库工程是上海饮水的福音 | 网络 | 上海科技会展有限公司官网,2006-08-04 | 2006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访谈 流域综合治理:“引水”加“治污” | 张凤安 | 报纸 | 21世纪经济报道,2007-08-01 | 2007 | |
新科院士今揭晓,老院士共论“院士话题”——院士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 | 彭德倩,徐敏 | 报纸 | 解放日报,2007-12-27 | 2007 | |
一年一变样 三年大变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谈灌河开发 | 王春楠 | 报纸 | 连云港日报,2008-10-21 | 2008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呼吁:别让“拦门沙”成沿海开发拦路虎 | 王喜根, 杜颖梅 | 报纸 | 江苏经济报,2009-07-30 | 2009 | |
把最短出海距离变成最低出海成本 拉动跨越发展 | 孙巡,翟慎良 | 网络 | 新华网江苏频道,2009-09-04 | 2009 | |
滚滚长江也缺水?缺!院士建议进行全流域水资源综合调度 | 徐瑞哲 | 报纸 | 解放日报,2010-01-16 | 2010 | |
“未枯绸缪”应对长江缺水 | 任荃 | 报纸 | 文汇报,2010-01-25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