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陈彪如自述 |
高增德,丁东编,陈彪如撰 |
世纪学人自述 第4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01,第91-100页 |
2000 |
全文阅读 |
| 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系 |
自印本 |
1994 |
全文阅读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部分)(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存) |
| 国际舆论与东北问题(第二篇)(续) |
陈彪如、潘如澍、王彦美 |
《大公报(天津)》 1931 年 12 月 31 日 [0004 版] |
1931 |
全文阅读 |
| 国际舆论与东北问题(第二篇) |
陈彪如、潘如澍、王彦美 |
《大公报(天津)》 1931 年 12 月 30 日 [0004 版] |
1931 |
全文阅读 |
| 国际兴论与东北问题 东北危机之面面观 |
陈彪如 |
《大公报(天津)》 1932 年 1 月 12 日 [0004 版] |
1932 |
全文阅读 |
| 战后欧洲的国际关系 |
陈彪如 |
《政治学报(北平)》 1932 年 [ 第[2]卷 ,192-209页 ] |
1932 |
全文阅读 |
| 弗里德曼论失业还是通货膨胀?——介绍他的一篇演讲稿 |
外国经济编辑室 |
不详 |
不详 |
全文阅读 |
| 东南亚”金融风暴“敲响经济发展警钟 |
陈彪如 |
解放日报 |
1997 |
全文阅读 |
| 国际金融动荡不宁 防范风险刻不容缓 |
陈彪如 |
文汇报,1997-11-05(6) |
1997 |
全文阅读 |
| 明年军缩大会之成败观 |
陈彪如 |
《清华周刊》 1931 年 [ 第36卷 第3期 ,8-16页 ] |
1931 |
全文阅读 |
| 东地中海国际局势的演变 |
Hudson,G.F. ;陈彪如译 |
《世界政治》1940年第5卷第10期,51-63页 |
1940 |
全文阅读 1940 东地中海国际局势的演变.pdf |
| 战後棉纺织业之管理 |
陈彪如 |
中央银行月报.1949,(4):11-56. |
1949 |
全文阅读 1949战後棉纺织业之管理.pdf |
| 经济思想中的制度因素 |
史托金;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59(09):7-10. |
1959 |
全文阅读 1959经济思想中的制度因素_史托金.pdf |
|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美国經济中的相互作用 |
史托金;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59(09):7-10. |
1959 |
全文阅读 1959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美国經济中的相互作用_海曼.pdf |
| 德国新自由主义 |
奥立佛;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11):22-26. |
1960 |
全文阅读 1960德国新自由主义_奥立佛.pdf |
| 论数理经济 |
皮斯吞;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01):5-7. |
1960 |
全文阅读 1960论数理经济_皮斯吞.pdf |
| 米撤斯的利益调和论 |
奥立佛;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0(11):8-12. |
1960 |
全文阅读 1960米撤斯的利益调和论_奥立佛.pdf |
| 吉尔曼利润率的下降一书评论综述 |
陈彪如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4):34-36. |
1961 |
全文阅读 1961吉尔曼_利润率的下降_一书评论综述_陈彪如.pdf |
| 经济理论的趋势 |
达斯古普塔;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09):22-25. |
1961 |
全文阅读 1961经济理论的趋势_达斯古普塔.pdf |
| 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杜玛;陈彪如译 |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09):6-10. |
1961 |
全文阅读1961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_杜玛.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