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 |
责任者 |
出处 |
年份 |
全文阅读 |
| 长江三角洲江口段的地形发育 |
陈吉余 |
地理学报,1957(3):241-253 |
1957 |
全文阅读 |
| 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 |
陈吉余,虞志英,恽才兴 |
地理学报,1959(3):201-220 |
1959 |
全文阅读 |
| 南京吴淞间长江河槽的演变过程 |
陈吉余,恽才兴 |
地理学报,1959(3):221-239 |
1959 |
全文阅读 |
| 泰山地区的山地地貌 |
陈吉余 |
华东师大学报 1959, (2): 39-61 |
1959 |
全文阅读 |
| 浅滩地貌试验工作的意义与方法 |
陈吉余 |
全国地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1959, p53-67 |
1959 |
全文阅读 |
| 上海地基沉陷问题 |
陈吉余 |
上海地基沉降论文集, 1959, p65-79 |
1959 |
全文阅读 |
| 层理褶皱的形成及其在沉积学与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
陈吉余 |
全国地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1960, P284-290 |
1960 |
全文阅读 |
| 现有资料中海河、长江及钱塘江河口的一般特征 |
陈吉余 |
中国科学院河口研究报告会论文汇编, 1960, P3-13 |
1960 |
全文阅读 |
| 论部门地貌学的发展途径 |
陈吉余 |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集刊, 1961, p22-27 |
1961 |
全文阅读 |
| 杭州湾动力地貌 |
陈吉余 |
上海市科技论文选, 1961, p105-121 |
1961 |
全文阅读 |
| 渤海湾淤泥质海岸(海河口——黄河口)剖面的塑造过程 |
陈吉余 |
上海市科技论文选, 1961, p88-104 |
1961 |
全文阅读 |
| 平原河槽河型刍论 |
陈吉余 |
上海市地理学会1961年度年会文件, 1962, p122-128 |
1962 |
全文阅读 |
| 钱塘江河口段的泥沙运移与河槽变形 |
陈吉余 |
海洋集刊, 1963 |
1963 |
全文阅读 |
| 钱塘江河口沙坎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
陈吉余,罗祖德,陈德昌等 |
地理学报,1964(2):109-123 |
1964 |
全文阅读 |
| 我国围海工程的历史经验与今后意见 |
陈吉余 |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地质·地理·气象学版),1964(试刊1-4):47-61 |
1964 |
全文阅读 |
| 关于曹娥江河口滩地围垦的意见 |
陈吉余 |
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貌学术会议论文集, 1964, p68-69 |
1964 |
全文阅读 |
| 海岸与河口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陈吉余 |
自然杂志,1978(2):99-102 |
1978 |
全文阅读 |
| 两千年来长江河口发育的模式 |
陈吉余,恽才兴,徐海根等 |
海洋学报,1979(1):103-112 |
1979 |
全文阅读 |
| 对综合考察海涂资源与合理利用海涂资源的意见 |
陈吉余 |
资源科学,1979(1):53-57 |
1979 |
全文阅读 |
| 长江河口南支河段的河槽演变 |
陈吉余,徐海根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2):93-108 |
1981 |
全文阅读 |